城市豐收教會康希失信案重要證人出庭

Sim_Guan_Seng.
負責審計教會與涉案公司思創賬目的審計事務所Baker Tilly的管理合夥人沈冠成出庭作證。(圖:City News)
新加坡城市豐收教會康希等六位領袖失信案進入第三階段庭審,負責審計教會與涉案公司思創賬目的審計事務所Baker Tilly的管理合夥人沈冠成出庭,他是控方傳喚的第十二名證人。

康希案前兩個階段審訊中,沈冠成的名字數次被提及。城市豐收教會展開認購思創、Firna債券等相關涉案交易時,他正好擔任教會與思創審計項目的合夥人。

質詢證人過程中,有许多文件與電郵都與沈冠成有關。被告在來往電郵中形容他是「很難對付」的審計師。因此,沈冠成的證詞被視為康希失信案的關鍵證據。

沈冠成接受檢方質詢時首先回答審計師的角色和責任:審計師並非查驗客户文件真偽的專家,建議客户交易的合法性或商業價值,並非審計師的工作。但進行審計工作時,審計師會保有一定的專業懷疑。

這一解釋與上一位證人程瑜相似,他們都是來自同一個審計事務所。沈冠成在2008年1月從前一位項目合夥人程瑜手中接下城市豐收教會與思創這兩位客户。

出庭當天,檢方呈堂的證據揭露沈冠成曾在2009年4月就教會的賬目提出兩大疑問。第一,城市豐收教會和思創有何關聯?第二,教會為何選擇如此小規模的公司管理上千萬元的投資?

根據控方的證詞,沈冠成曾對思創財務報告尤其與教會的關係提出多項質疑,但被告人沒有優先向沈冠成解釋,而是去找私交甚篤的馮道清會晤,而且那次重要會面故意向沈冠成隱瞞。

在沈冠成於2004年接手Baker Tilly之前,馮道清一直是該審計事務所的管理合夥人。馮與教會高級管理層的關係密切,而且他曾給予被告人審計與會計上的諮詢;被告人同時也仰賴他的建議。

雖然沈冠成是實際負責教會與思創的審計項目,但他不解為何教會高層更加熱衷與馮道清私下商討賬目問題,也不清楚馮道清都給出哪些具體建議。

控方在庭上還向沈冠成出示幾份他不曾看過的文件,這些文件包括教會管理委員會成員的來往通信。看罷後,沈冠成對教會的一些交易產生了諸多疑問。

其中一封是當時的思創董事、Firna老闆何清偉(Wahju Hanafi)簽下的個人擔保書。根據以往案情,思創與Firna涉嫌向城市豐收教會發售虛假債券,目的是資助康希牧師妻子何耀珊的音樂事業。

檢方呈堂的何清偉2008年11月發給兩位被告周英漢和黃玉音的電郵中説,「Firna在整個安排中『只是協助將錢轉出去』。」

沈冠成表示這封電郵讓他質疑Firna債券的真實性,「這給人的印像是債券收益不是給Firna,而是作其他用途。」(注:根據何清偉去年作證的解釋,他稱這是教會財務經理黃玉音幫自己弄清楚賬目。)

另外,檢方又公佈被告人陳一平與陳紹雲在2010年3月的手機短信內容。在短信中,時任教會管委會副主席陳一平向財務經理陳紹雲提出主任牧師康希心中的疑問。

「康牧師想知道在我們上個財政年所賺的700萬元投資回報中,有多少是從『教會、思創與Firna』債券以外賺來的真錢(real money)。意思是從『世界』賺進的真錢(actual money)。」

看到這個被公開的短信後,沈冠成對「真錢」一詞感到困惑,他也質疑為何區分債券投資與教會的其它投資。在他看來,這樣做是沒有道理的。控方也因此把這些私下的電郵和短信內容視為被告的犯罪意圖。

不過,沈冠成在庭上也透露他相信思創有能力還錢給教會。一來,思創的董事屬高淨值人羣,有辦法湊錢。二來,他對擔保人何清偉的經濟實力有信心。

另外,當沈冠成讀了周英漢、陳一平和黃玉音在2007年7月的電郵往來後更加困惑。黃玉音在電郵中直言音樂專輯預估銷售額大概只有270萬美元,根本不足以買回1,300萬新幣的思創債券。

沈冠成在庭上表示,如果他事先知情,一定會質問教會董事會,「既然明知思創的情況,為何還購買其高額債券?」

根據何清偉之前證詞的解釋,這270萬美元只是思創事前所做保守的預估,但之後在美國市場實地操作的專業人士提出更詳盡的預算,認為可以更多牟利。因此思創對購回債券又燃起信心。

城市豐收教會康希失信案第一階段庭訊系列報導
城市豐收教會案檢方提四點訴康希等虛假交易
城市豐收教會前會計作證 對投資無異議
城市豐收教會案首位控方證人完成供詞
城市豐收教會前財務經理黃玉音成失信案關鍵人
城市豐收教會被指與思創公司存裙帶關係
城市豐收教會案峯迴路轉 證人證詞矛盾
城市豐收教會案情膠著 跨界計畫爭議再起
城市豐收教會案疑雲重重 會議記錄或造假

城市豐收教會康希失信案第二階段庭訊相關報導
城市豐收教會康希失信案第二階段庭訊拉開
康希案激辯城市豐收教會與思創複雜關係
康希妻子被指向城市豐收教會信徒募律師費
城市豐收康希案 教會與公司剪不斷理還亂
康希妻子專輯賠錢 城市豐收思創合「補洞」
康希案證人釋城市豐收低調支持何耀珊緣由
城市豐收教會康希案跨界計畫更多詳情曝光
康希案跨界計畫異象影響周杰倫等藝人歸主
城市豐收教會康希案關鍵證人揭神秘面紗
康希妻子何耀珊網站被駭 城市豐收教會報警
城市豐收教會信託人稱從未質疑康希失信
城市豐收教會康希案關鍵證人答敏感問題
駭客揚言揭城市豐收教會康希等「醜行」
城市豐收教會康希失信案更多內幕浮出水面
城市豐收教會康希案關鍵證人申訴被逼供
城市豐收教會康希失信案第二階段庭審落幕

城市豐收教會康希失信案第三階段庭審相關報導
城市豐收教會康希失信案開始第三階段庭審
康希案審計師知建堂基金投資何耀珊唱片
康希案審計師稱未對建堂基金使用很「困擾」
康希案被告隱瞞涉案公司與教會關係?
  • 美副總統萬斯在CPAC談信仰:基督教不僅是道德準則

    美副總統萬斯在CPAC談信仰:基督教不僅是道德準則

    美國副總統JD·萬斯(J.D. Vance)在2月20日的保守派政治行動會議(CPAC)上講話時談及個人信仰,他強調基督教不僅僅是一套道德原則,而是建立在耶穌基督死而復活的信仰之上。他也提及,信仰對他的個人生活和工作態度有至關重要的影響。他的發言被保守派評論稱讚有「非凡的福音清晰度」,也反映保守派領袖強調基督教價值觀對政策制定的重要性。

  • 約翰·派博:牧師使用 AI 寫講道稿是「邪惡」的

    人工智能(AI)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其在各行各業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如今,也有牧師和基督教事工思考,AI 是否可以幫助他們更有效地完成講道、教學和通訊的任務。然而,知名神學家約翰·派博(John Piper)對此發出了強烈警告,他甚至用「邪惡」一詞來形容牧師使用 AI 生成講道稿的行為。

  • “上帝不會犯錯”:天生獨臂女孩 用行動回應所有質疑

    凱特琳·帕維(Katelyn Pavey)是一個真實的勵志傳奇。她天生只有一隻手臂,卻憑借堅定的信念和不懈努力,克服重重困難,不僅打破偏見,還成功進入大學壘球隊,實現了自己的運動夢想。她用自己的行動向質疑者證明:“上帝不會犯錯。”

  • 背誦聖經的力量——寫在「全美聖經比賽」之後

    《紐約時報》2024年11月報道了在佛羅裡達州奧蘭多舉行的第16屆「全美聖經比賽」(National Bible Bee)。約360名兒童和青少年齊聚一堂,參與這項比賽,其口號是:“認識神的話語,並使祂被人認識。” 對於許多非基督徒乃至基督徒來説,最令人驚嘆的是,在15至18歲組別的比賽中,參賽者需記憶近1,000節經文,總計超過20,000個單詞。

  • 《大衞王朝》:大衞王的傳奇即將登陸 Prime Video

    講述聖經人物大衞從少年成長為以色列歷史上最偉大君王的劇集,《大衞王朝》(House of David),將於 2 月 27 日通過亞馬遜 Prime Video 全球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