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磚一瓦:樂高創始人奧勒·基克·克里斯蒂安森的勵志人生

LEGO

當這位未來的樂高創始人制作出人生第一個玩具時,他還不到六歲。那雙日後將塑料變成全球最受歡迎玩具的手,最初擺弄的不過是再普通不過的材料——一塊石頭和幾段繩子。在旁人眼裡平平無奇的石塊,小奧勒·基克·克里斯蒂安森(Ole Kirk Christiansen)卻看到了無限可能。

鮮少有人知曉克里斯蒂安森的故事,但一旦瞭解,你再看那些色彩鮮豔的樂高積木——或是自己的工作——感受將截然不同。這位創始人的一生為當代基督徒職場人樹立了三大榜樣。

一、在試煉中堅忍

克里斯蒂安森經歷的苦難遠超常人。他一生中三次目睹畢生心血付之一炬。短短兩年間,他的木工作坊兩次被燒成白地(十六年後,初具規模的樂高工廠也遭遇火災)。他常年掙紮在破產邊緣。1932 年更在數日之內接連遭受喪妻與未出世孩子夭折的雙重打擊。

但克里斯蒂安森始終像神的僕人約伯一樣説:「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伯 1:21)。他緊緊抓住《羅馬書》8:28的應許:在「萬事」——即便最悲慘的事——中,「神叫愛神的人得益處」。

蒙神恩典,克里斯蒂安森在世時就見證了部分「益處」:經濟危機迫使他從傳統木工轉型玩具製造;神預備的第二任妻子為樂高創立提供了資金支持。

但毫無疑問,直至離世,他仍未能參透神如何化某些悲劇為祝福。畢竟,喪子之痛何來益處?然而克里斯蒂安森始終相信,即便感受不到,神仍在暗中施恩。

克里斯蒂安森以信心穿越常人難以想像的試煉,以此榮耀神。今天的你我,同樣可以如此行。

二、擁抱玩樂與「無用」之工

聖經處處記載著在我們這個功利至上的文化裡會被視為「華而不實」的神作為:

《創世記》2:9 記載神既造結果子的樹木,也造悦人眼目的樹木;《約伯記》38:25-26 中神説祂降暴雨「澆灌無人之地」;《啓示錄》更描繪神用五千六百裡的翡翠、藍寶石和「各樣寶石」裝飾永恆之城新耶路撒冷(啓 21:15-21)。

顯然,神的工作並不總是以「實用」為唯一目標。作為照著祂形像所造的人,我們也可以單純地因喜樂和玩樂而創作。

或許沒有人比克里斯蒂安森更明白這一點了。當他決定從木工行業轉向創辦玩具工廠時,幾乎所有人都説他瘋了。那時正值經濟大蕭條的低谷,整個世界陷入危機。朋友們勸他説:「人們需要的是食物和住處,不是什麼溜溜球和玩具小車。」

但克里斯蒂安森並不這麼認為。他用自己熱愛遊戲的生活態度,還有那家鼓勵人們「好好玩」(Play Well)的公司,深刻地表達了這樣一個信念:我們可以透過趣味、美感、玩樂,甚至那些世人看為「無用」的工作,來榮耀神。

你不一定要在減貧、打擊人口販賣、或醫治疾病等領域中,才能藉著工作榮耀神(儘管這些工作也極其寶貴)。你也可以藉著設計漂亮的冷餐盤、籌劃充滿喜樂的活動,或創辦下一家偉大的玩具公司,讓神喜悦。所以,如果你從事的工作常被人視為微不足道或沒有意義,就請你今天盡心去做吧!要知道:「義人的腳步被耶和華立定;他的道路,耶和華也喜愛。」(詩 37:23)

三、以卓越為使命

從堅持為每隻早期木製樂高小鴨塗上三層油漆,到不惜一切代價改良出完美契合的樂高積木磚,奧勒·柯克·克里斯蒂安森始終以極高的標準對待自己的工藝。他對卓越的執著,從未動搖。

但我們不要錯過他背後真正的動機。克里斯蒂安森從未説過類似「我們要做到最好,因為那樣才能賺最多錢」之類的話。他堅持「唯有最好才配得上」的原因,是因為他深知:普通基督徒也可以透過「卓越的事奉」來榮耀神。

使徒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0:31 中寫道:「所以,你們或吃或喝,無論作什麼,都要為榮耀神而行。」這意味著,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應當讓別人從中看見神的性情。而神作為「工匠」的一個核心特質就是——卓越。

小説家多蘿西·L.塞耶斯(Dorothy L. Sayers)曾談到那位木匠——克里斯蒂安森所信靠的救主——説:「我敢説,在那位拿撒勒木匠的店裡,從來沒有做出過桌腳歪斜或抽屜不合縫的傢俱……工作必須是好工作,才能稱為是神的工作……唯一真正的『基督徒工作』,就是做得好、做得完全的工作。」

克里斯蒂安森實現了許多基督徒夢寐以求的目標:他在極大的逆境中堅持以卓越工作;他愛神,也愛人。將近一百年過去了,他的生命仍呼喚著所有聽聞他故事的人——像他一樣去活,像他一樣去做。

原載於福音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