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塔光网络视频研讨会 装备优质主日学教师

连线纽约与波士顿两地三所华人教会的南塔光网络视频研讨会于国殇节顺利举行,数十位有志投身主日学教职事奉的弟兄姊妹接受装备,并现场演练以消化所学知识。

今年是主日学运动开创 233周年,时代变迁、尤其是远离圣经真理的今天,教会世俗化日趋严重,教会如何评估主日学重要作用?教会的活动是否替代主日学呢?

如何看待主日学的根基作用?主日学和主日崇拜有何相异点?如何摆正主日学和主日礼拜的关系呢?

为何回应以上问题,纽约南塔光浸信会、以便以谢基督教会与波士顿林肯公园浸信会联合举行网络视频研讨会,展开理论探讨与实践应用,帮助塑造今日优质主日学教师同工。

本次研讨会由牧会与教育经验丰富的南塔光浸信会主任顾奇伟牧师主领。他首先带领大家回顾了主日学运动233年来的发展历史,并介绍几位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约翰‧卫斯理(JOHN WESLEY)

顾牧师把约翰‧卫斯理称为主日学的开路先锋。乔治亚州的撒瓦拿是最早开始主日学的美国城市。1736年,作为年轻的圣公会牧师约翰‧卫斯理来到这里向印地安人传福音。

约翰‧卫斯理对儿童的福音工作很有负担。他当时把教会的教理改编成教材,并于周六和周日向孩子们宣讲。后来逐渐在美国发展成为轰轰烈烈的主日学运动。

罗宾特‧瑞克( ROBERTS RAIKES)

罗宾特‧瑞克是英国圣公会的牧师,对推动主日学教师培训与教材发行不遗余力。当时的报章还刊登他专供孩童阅读的教材内容。

1783年11月3日,成千上万的人效法特瑞克牧师,开始主日学工作。1831年,英国透过主日学每周招收125万孩童,占据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

菲‧思高特‧凯 (Francis Scott Key)

菲‧思高特‧凯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他曾在美国最高法院作证宣导外交使命,还是美国国歌的作者。他同时也是个基督徒,担任300多人的主日学事奉,是美国主日学联盟的发起人之一。

他提出一个横跨美国东西南北的计划,目标建立61,296所主日学学校,培养40多万主日学教师、训练265万学生。结果他用半个世纪的时间完成这伟大使命,共耗费213万美金。

施提芬‧潘克深(STEPHEN PAXSON)

施提芬‧潘克深是美国最伟大的宣教士之一,一生建立了1,314所主日学学校,学生人数多达八万三千人。他生来有口吃,也是瘸腿的,但这些难处都无法阻止他传神的话的热情与行动。他作为宣教士一生在美国主日学联盟服事。

慕迪( WDIGHT LMOODY)

慕迪是美国著名的布道家,他世界性宣教的根基来源于主日学。当他还是男孩时,一位主日学老师造访了慕迪打工的修鞋店铺,带领他信主。

之后,慕迪迁居芝加哥,参加巴尔地摩教会。他在理发店等地开发了主日学等课程,后来小小地方无法容纳多人参加者,他再次搬迁到北街市场街,成为美国最大的主日学校。他培养了多名主日学教师。1882年,他成立了慕迪神学院,带领无数人信主。

介绍完主日学历史奠基性人物后,顾牧师又从路加福音分享主日学与主日崇拜间的关系。他指出,主日学应该是建立稳固信仰根基,主日礼拜是透过敬拜、诗歌,见证和讲道,加深信徒对主的认识。

虽然主日学和主日礼拜都是敬拜神,加深对主的认识的过程,但一个稳固的教会需要社区服务、接触人群,更需要外展性的主日学和周间小组来为他们排忧解难,回答他们的难题。

教会社区外展的方式名称很多,比如主日学、团契、查经、周间聚会与门徒培训等。它们之间有何不同呢?他引述一位美国主日学专家的说法指出,上述类型的聚会如果涵盖了下面的六个特征的话,都可划归主日学的范畴之内了。

这六个特征是:外展是事工的重点、慕道友可随时随地参加一个课程和小组活动、事工风格是建立神与人的关系、该事工是长期和不中断的,事工的目的是为满足教会的五大职能,而基本教材是以圣经为主的。

研讨会上,顾牧师还用耶稣的六大教导方法演绎了讲道大纲。他表示,耶稣的六大教导方法依然是今天福音教会主日学老师们该效法的主要方法。它们是:讲座法教导(马太福音5-7章)、比喻法(路10:25-37)、主题法(马太22:15-22)、解答法(太16:13-19)、戏剧法(马太21:12-16)与讨论法(可10:17-31)。

顾牧师还简述六大教导法的特色。他提醒说,在教会事工中,不能干巴巴的使用讲座法,而应该将布道式和讲座式结合起来,使得信息深入心田。

比喻法则要通俗易懂,恰到好处。主题法要清晰可见,适用信徒生活,画龙点睛。解答法要简明扼要,点到要害。

至於戏剧法可根据教会人员和场地和主日学小组长短来决定,而讨论法可在主日学小组内展开,但一般不适合用主日礼拜的讲道信息之中,一般可由讲员自问自答。

最后,大家一致反映透过首次分享和练习受益非浅,在主日学上有新点子,制定新策略。三所教会一致决定,拟于7月底举行第二次主日学教学视频研讨会。
  • 美副总统万斯在CPAC谈信仰:基督教不仅是道德准则

    美副总统万斯在CPAC谈信仰:基督教不仅是道德准则

    美国副总统JD·万斯(J.D. Vance)在2月20日的保守派政治行动会议(CPAC)上讲话时谈及个人信仰,他强调基督教不仅仅是一套道德原则,而是建立在耶稣基督死而复活的信仰之上。他也提及,信仰对他的个人生活和工作态度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他的发言被保守派评论称赞有"非凡的福音清晰度",也反映保守派领袖强调基督教价值观对政策制定的重要性。

  • 约翰·派博:牧师使用 AI 写讲道稿是"邪恶"的

    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其在各行各业中扮演著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今,也有牧师和基督教事工思考,AI 是否可以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完成讲道、教学和通讯的任务。然而,知名神学家约翰·派博(John Piper)对此发出了强烈警告,他甚至用"邪恶"一词来形容牧师使用 AI 生成讲道稿的行为。

  • “上帝不会犯错”:天生独臂女孩 用行动回应所有质疑

    凯特琳·帕维(Katelyn Pavey)是一个真实的励志传奇。她天生只有一只手臂,却凭借坚定的信念和不懈努力,克服重重困难,不仅打破偏见,还成功进入大学垒球队,实现了自己的运动梦想。她用自己的行动向质疑者证明:“上帝不会犯错。”

  • 背诵圣经的力量——写在"全美圣经比赛"之后

    《纽约时报》2024年11月报道了在佛罗里达州奥兰多举行的第16届"全美圣经比赛"(National Bible Bee)。约360名儿童和青少年齐聚一堂,参与这项比赛,其口号是:“认识神的话语,并使祂被人认识。” 对于许多非基督徒乃至基督徒来说,最令人惊叹的是,在15至18岁组别的比赛中,参赛者需记忆近1,000节经文,总计超过20,000个单词。

  • 《大卫王朝》:大卫王的传奇即将登陆 Prime Video

    讲述圣经人物大卫从少年成长为以色列历史上最伟大君王的剧集,《大卫王朝》(House of David),将于 2 月 27 日通过亚马逊 Prime Video 全球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