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教會與宣教緣何沒落?自由派神學是禍首

曾經興旺一時的西方教會為何走向沒落?18世紀從西方興起的福音宣教運動為何消失殆盡?有資深華人牧者指出這一切的禍首是自由派神學思想。

美國歸正教會亞太裔教會聯盟主席、紐約法拉盛恩光教會主任張景祥牧師連續幾個主日證道中揭露了自由派神學對教會的危害,盼今日華人教會引以為戒,勿步西方教會的後塵。

張牧師把自由派神學稱為「教會的謀殺者」,因為它是導致歐美教會沒落、丟棄宣教使命的罪魁禍首,特別敦促中國教會警惕自由派神學的侵襲。

張牧師指出,自由派神學思想存在已數百年之久,甚至早在16世紀宗教改革時,就滲透到教會的帶領者的裡面了。自由派挑戰聖經的權威,否認聖經是「神啟示」的特質。換言之,凡是「超理性」或「屬靈性」的部份(例如:神蹟、或先知的預言等) 一概否定。

到了19世紀,正當復興的西方教會興起傳福音、宣教的熱潮時,自由派的神學思潮也慢慢地崛起。

原來,一些精通聖經原文與近東文化的唯理主義者提出的自由派神學思想不但繼續挑戰聖經的權威,同時也開始攻擊並挑戰傳福音與宣教。

在張牧師看來,「宣教與傳福音」是教會成長的命脈,這不僅是主耶穌的吩咐,也是教會存在的重要目的之一。所以自由派對宣教、傳福音的攻擊給教會造成不小的危害。

但這些自由派神學家卻不以為然。在他們看來,傳福音、宣教在本質上無異於「文化侵略」、帝國主義的工具。

自由派認為,基督信仰是霸道的,對其它宗教不尊重。因為基督信仰只有認自己的才對,別人的都不對;只有耶穌才是神,其餘的都不是。正因為凡基督信仰所到之處,不只叫人停止廟宇的聚會,就是禁止拜偶像。

因為自由派的蠱惑,宣教士後來在歐洲就愈來愈不受歡迎;奉獻的經費也愈來愈少。自19世紀到20世紀結束,歐洲的宣教熱忱一直下降,到目前21世紀初,歐洲的教會基本上是沒有宣教活動了!更不用談及派宣教士出外宣教。

雖然自由派偶然也會有所謂的宣教活動,但張牧師指出其本質和福音派的宣教大相徑庭。一種是「基督教文化的交流者」,即派遣一些自由派人士到世界各地去做「宗教大使」互相訪問、互相觀摩、慰問而已。

另外一種是「人道主義的支援者」,支援一些因天災地變所帶來的災難而已!這和一般的慈善、救援組織無異。

因此,「宣教」這個名詞對很多歐洲現存的教會而言似乎只是歷史名詞而已!張牧師回憶説,大約在8年前,他不斷地和英國當地的牧師和教會領袖講述英國宣教師在台灣、中國的宣教事蹟。當他提到英教士曾為基督的緣故奉獻自己、建立教會、做很美的聖工時,他們絕大部分的人都帶著質疑的眼神問他説:「真的嗎?」

讓張牧師不敢相信的是,現有的一些很不錯的英國基督徒都沒聽過英教士的見證。問及緣由,他們回答説:「宣教士自上世紀下半就開始被抹黑成帝國主義的文化侵略者了!因此沒有人再提宣教的事工了!」

張牧師感嘆説,「自18世紀歐洲興起的福音宣教運動,現如今被自由派的神學思想扼殺了!以至於英國現在的基督徒比率比台灣還少!」

除了在傳福音、宣教出現分歧外,自由派神學還否定聖經出現的超自然的奇跡、神的啟示,甚至把禱告視為一種自我暗示的心理作用。

張牧師回憶一次令他記憶深刻的經歷。在一個有26位美國牧師參加的聚會中,當講員問:「請問你深信這一位馬槽裡的嬰孩耶穌是上帝的獨生子,道成肉身,降世為人的嗎?」還有,「你相信耶穌在十字架上死了,祂真的能拯救人類嗎?」結果是:「只有一位牧師全然相信!」

由此可知「自由派的神學」進入神學院裡面,這羣受過高深教育、拿博士學位的神學家所教出來的神學生,將來出去到教會去當牧師能帶出什麼樣的教會!在張牧師看來,這就是歐洲教會沉淪、美國主流教會日益衰微的根本原因。
  • 美副總統萬斯在CPAC談信仰:基督教不僅是道德準則

    美副總統萬斯在CPAC談信仰:基督教不僅是道德準則

    美國副總統JD·萬斯(J.D. Vance)在2月20日的保守派政治行動會議(CPAC)上講話時談及個人信仰,他強調基督教不僅僅是一套道德原則,而是建立在耶穌基督死而復活的信仰之上。他也提及,信仰對他的個人生活和工作態度有至關重要的影響。他的發言被保守派評論稱讚有「非凡的福音清晰度」,也反映保守派領袖強調基督教價值觀對政策制定的重要性。

  • 約翰·派博:牧師使用 AI 寫講道稿是「邪惡」的

    人工智能(AI)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其在各行各業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如今,也有牧師和基督教事工思考,AI 是否可以幫助他們更有效地完成講道、教學和通訊的任務。然而,知名神學家約翰·派博(John Piper)對此發出了強烈警告,他甚至用「邪惡」一詞來形容牧師使用 AI 生成講道稿的行為。

  • “上帝不會犯錯”:天生獨臂女孩 用行動回應所有質疑

    凱特琳·帕維(Katelyn Pavey)是一個真實的勵志傳奇。她天生只有一隻手臂,卻憑借堅定的信念和不懈努力,克服重重困難,不僅打破偏見,還成功進入大學壘球隊,實現了自己的運動夢想。她用自己的行動向質疑者證明:“上帝不會犯錯。”

  • 背誦聖經的力量——寫在「全美聖經比賽」之後

    《紐約時報》2024年11月報道了在佛羅裡達州奧蘭多舉行的第16屆「全美聖經比賽」(National Bible Bee)。約360名兒童和青少年齊聚一堂,參與這項比賽,其口號是:“認識神的話語,並使祂被人認識。” 對於許多非基督徒乃至基督徒來説,最令人驚嘆的是,在15至18歲組別的比賽中,參賽者需記憶近1,000節經文,總計超過20,000個單詞。

  • 《大衞王朝》:大衞王的傳奇即將登陸 Prime Video

    講述聖經人物大衞從少年成長為以色列歷史上最偉大君王的劇集,《大衞王朝》(House of David),將於 2 月 27 日通過亞馬遜 Prime Video 全球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