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耶穌基督復活給予世人盼望,在紛擾的香港社會,基督徒該以什麼標準作為思想和行為的基礎,怎樣用上帝的眼光去生活,以基督賦予的智慧跟對立的人相處?前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院長盧龍光牧師,在出席2月18至21日神學思路主辦的培靈會,以「上帝的愚拙與智慧」為題探討。
族羣分裂 傳上帝與人和好的福音
盧龍光指出在保羅書信,尤其在哥林多書信講述了教會的分裂和對抗,例如可否吃拜偶像之物;而耶穌的跟隨者裡也包括有錢人,如果信徒認為教會只可與窮人站在同一陣線,跟有錢人對抗是錯誤的思想。
在使徒保羅時代,他打破階層、地域、民族的限制,將只屬於猶太人的信仰轉化為普世的信仰。盧龍光表示,保羅卻被人否定、追殺,甚至質疑他的「使徒」身分,但他仍要回到危險的耶路撒冷,為了向猶太人還屬靈的債,他在羅馬書、加拉太書、哥林多書常提及「勸人與上帝相和好」的福音。
沒權批評和判斷 背十架跟從耶穌
在現今世界,基督徒總盼望看到超自然的神蹟,好像早期的基督徒,希望上帝審判羅馬帝國,使它突然傾倒一樣。盧龍光表示:「歷史裡所發生正義合理的事情,並不是靠人的意志去改變。我們自以為正義的事情,很可能只是人一己的想法和智慧。」
盧龍光指,香港現時的狀況雖然是前人未曾見過的,但這時代的危機、撕裂、問題、罪惡權勢卻不是新事,他以使徒保羅為例,保羅為著使人與神和好,站在猶太人和外邦人當中,卻被稱為出賣民族的叛徒,他強調的不是智慧或神蹟,而是有血有肉釘在十架上的耶穌基督。盧龍光勉勵基督徒師:「基督徒更應關注是怎樣活出基督,作一個好的見證,縱然遇到謾罵和反對,仍然要誇口釘十字架的基督,以行動表達出基督的愛。」
面對不同立場和經驗的弟兄姊妹,盧龍光呼籲基督徒:「要相信他們的真誠,每一個人都要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從耶穌,我們沒有權利作出自義式的批評和判斷,我們只能一同謙卑在上帝和十字架面前,努力活出釘在十架上的基督,在家裡、教會、社會中成為真正使人和睦的人,並且敢於提出復和的信息。」
盧龍光重申:「基督徒在分辨智慧與愚拙時,靠的不是自己的學問和理論,而是靠賴那位釘在十字架的基督,祂的生命就是上帝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