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祷告,不可灰心"。(路十八章一节)
他墨兰常喜欢向他的朋友诉说早年的佚事。
他说:「我有一次被仇敌追逼,不得已藏在一所破屋中,我在那里独自坐了几个钟头。那时万念俱灰,再也没有志气和勇敢去干前面的事业了。在绝望中我看见一只小小的蚂蚁,背著一粒比它大数倍的壳,尽力向墙上拖走。它跌下来多次,但是每一次它仍旧努力向上。我曾数过它跌下来了六十九次,可是它不灰心气馁,第七十次它到达了高墙的顶上。那时我得了兴奋,我终身不能遗忘这个教训。——译自《君王的佚事》
我们如果看以前许多祷告都得不著答应,因此就有点灰心,我告诉你,那就不是信心的祷告了。信心的祷告看以前没有得到答应的祷告是一种鼓励,一种证据,暗示我们神的答应的来到是更近了,就在前面了。
从起初到末了,主的教训和榜样都告诉我们:应当常常祷告,不可灰心;恳求的祷告若是没有得到答应,就该集中以前所有的力量,继续求神,直等到神给你应许,或是成就。如果神已经听了你的祷告,这许不是说,祷告可以中止了,仍该继续,只是恳求的祷告应当改为赞美和感谢的祷告。——亚塞
大音乐家鲁班斯坦有一次说:"如果我一天不练习音乐,我自己会觉得;如果两天不练习,我的朋友会觉得;如果三天不练习,人人都会觉得。"我们的祷告也是如此,若不常常祷告,你和别人都会发觉:你的祷告是走了样的。——选
莫勒先生曾为他五个不信的朋友祷告。他天天求神不肯放松,虽然一时看不见什么效果,可是他决不灰心,一直继续求神。结果:五年之后,第一个朋友得救了; 十年之后,第二和第三个朋友得救了;二十五年之后,第四个朋友得救了;莫勒死后好几年,第五个朋友得救了。他在祷告上所花的工夫,许不是徒然的。——醒
-
西方主导时代即将终结?亚洲领袖呼吁建立新型教会伙伴关系
在巴拿马举行的第三届"基督超越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COALA 3.0)全球大会上,马来西亚卫理公会荣休主教华勇博士发出强烈呼吁,敦促全球南方教会领袖承担全球宣教使命的领导责任,并建立不受西方神学主导或财务依赖的真正伙伴关系。
-
梵蒂冈历史首次 教宗方济各葬礼使用普通话祷文
天主教已故教宗方济各葬礼上的四句中文普通话祷文创造了历史。作为耶稣会的一员,方济各似乎决心追随早期耶稣会传教士前往中国的脚步,并希望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
记者揭跨性别产业内幕:超人类主义、企业政治利益合作圈
一篇深度报道揭示,美国富商和企业在推动跨性别产业的背后,可能暗藏著一个更大的动力——推进超人类主义(transhumanism),以及无穷的经济利益。
-
香港一牧者解析"离堂文化" 敦促传统教会自我改革
研究历时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会普查》数据上月底发布,引发关注,显示香港教会正面临明显的"离堂趋势"。
-
在教会谈论政治可以吗? 台湾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议题难以避免,对"教会里对是否应该谈政治"的问题,众说纷云。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群体中面对政治讨论?台湾基隆教会本堂传道庄迺民近日在YouTube频道提出三大思考重点供信徒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