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踏进预苦期最后一周,香港教会更新运动总干事胡志伟牧师发文,在预苦期间 "审判"将耶稣送上十字架的巡抚彼拉多。
胡志伟表示,一切自恃拥有权力者,也要在真理面前受到审判。他用三个"不安"来形容彼拉多当时面对的情景。
维持不到权力而不安
时为犹太省第五任巡抚的彼拉多,来自骑士阶级,论出身与地位并不高,而且管治能力不大民望不高屡犯错误。胡志伟指,犹太人竟然向耶稣投诉彼拉多,非议他把加利利人的血搀在他们的祭物中 (路加福音13:1),从中反映彼拉多做事绝非柔弱,反而是自视甚高,为求有效管控不惜镇压任何反对势力,他在位期间曾处决过千人。所以他在众人面前当众洗手表明与事件无关,只是政治秀,仍要为耶稣的死负上责任,他为维持权力而感到不安。
害怕面对真理而不安
在路加福音的描述,彼拉多三次都找不到耶稣被判死罪的证据(路23:4、14、22)。但他仍没有公平的审判耶稣,而且还自以为操生杀大权说:"真理是甚么?",即是"真理算是甚么?"胡志伟指,历世历代的独裁者,内心最害怕面对真理,因为真相使所有掌权者感到不安,他们会用愚民政策阻挠公民了解真相。
面对群众的不安
面对群情汹涌誓要处决耶稣的犹太人,彼拉多为要表现自己拥有民望与民意,宁可释放巴拉巴也不释放耶稣。胡志伟认为当群众不安时,从政者应教育或导引群众了解真相,并非作为个人的政治本钱。他指,回顾中国历史,不少群众运动是与执政者个人不安息息相关,从毛泽东的不安促使文化大革命运动,至今天造神运动式个人崇拜的出现。
胡志伟称,世上执政掌权者无论是谁都难逃一死,皆要面对上主公义的审判。他鼓励信徒在念《使徒信经》时要坚定地朗读"在本丢彼拉多手下受难"这句话,以确信所有政治权势于历史洪流中必然面对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