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高中时,我是校棒球队的游击手,技术不差,但我总渴望每次上场就能把球击出本垒,是个典型的热血青年。
就在那段青少年时期,我信了主耶稣,接受祂为我个人的救主,并且开始跟随祂的脚步。这意味著我开始读圣经,也正是在那个时候,我遇见了腓立比书4章13节:"我靠著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
我心想:"哇,耶稣会让我每次都能全垒打。"
但不久我就发现,这节经文虽然广为引用,却也是最常被误解的一节。
在美国,这节经文常常出现在激励人心的海报、运动员球衣、社交媒体签名中。它使人相信只要你有信心,就能达成任何心愿,无论是赢得冠军、升职加薪,还是实现个人成功。
但保罗写下这句话时,真的是这个意思吗?
为什么这节经文常被误解?
最大的误解源于人们习惯将腓立比书4章13节断章取义,而不是放在保罗整封书信的上下文中来理解。许多人以为它的意思是:基督会给你加添能力,帮助你实现理想目标。
然而,如果我们仔细读前后文,就会发现保罗讲的是一件很具体的事——无论在什么处境中都能知足。
在这个高度推崇个人成就、成功与自我提升的文化中,人们很容易以自我为中心来解读这节经文。我们想相信,在神的帮助下,我们可以实现所有梦想与抱负。但保罗在这里并不是在讲成功,而是在讲如何在苦难中仍然站立得住。
一些"成功神学"的教导甚至让人们以为,只要信耶稣,就会财源广进、健康长寿、无往不利。在这样的神学框架下,腓立比书4章13节常被拿来证明:只要有足够的信心,基督徒就能完成任何目标。但事实上,保罗在腓立比书中传达的信息,并不是关于物质的成功,而是在各种景况中如何靠著基督得力量。
腓立比书4章13节到底是什么意思?
保罗所说的重点是"知足",而不是"成就"。完整的段落是这样写的:
"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我靠著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立比书 4:12–13)
保罗说明,无论他是富足或贫穷、安逸或困苦,他都学会了知足。他所说的"凡事"并不是指完成各样目标,而是指无论在什么处境中都能坚持下去的能力,这种力量来自基督。
世界告诉我们,力量来自内在,相信自己就能成功。但腓立比书4章13节告诉我们一个完全不同的真理:真正的力量来自对基督的信靠。这节经文强调的不是我们达成目标的能力,而是在软弱、迷茫、甚至精疲力竭时,靠著基督站立得住。
这节经文讲的是"倚靠基督",不是"自我提升"。它告诉我们,无论处于丰盛还是贫乏、顺境还是逆境,我们都可以倚靠基督而得著力量。要记得,保罗写腓立比书的时候,是在监狱中,面临不确定的未来。他若感到软弱、沮丧,完全是情有可原的。但他却在那样的处境中,靠著基督继续前行。重点就是:基督的能力在任何处境中都足以托住我们。
所以你看,这节经文并不是讲全垒打、两分钟跑完一英里、赚大钱或其他成就,它的焦点是耶稣基督。它向我们显明:真正的力量来自对祂的依靠。
如何正确应用这节经文?
我们不该将腓立比书4章13节当作鼓舞个人成功的口号,而是要领会它的真正意思:无论人生高低起伏,基督都赐我们力量去面对。无论是经济困难、健康问题,还是失去亲人,这节经文提醒我们:靠著祂的力量,我们可以坚持到底。它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指引我们在困难中依靠基督。
我们生活在一个混乱的时代。政党不再只是"忠诚反对派",而是互相对立、甚至彼此破坏。人们活在自我幻想中,以为可以否定自己的染色体,随意选择性别。经济不稳定让许多家庭在财务上陷入挣扎。
在这种世代,我们更应当将腓立比书4章13节作为对信徒的鼓励,而非使人成功的"鸡汤语录"。我们要彼此提醒,无论面对什么困境,基督都能托住我们。
当下的美国文化告诉我们,满足来自实现梦想、达成目标、拥有更多。但保罗教导我们,满足只来自基督。无论人生顺利或艰难,我们都可以有平安,因为我们的力量来自祂。
真正的"能力",是依靠耶稣
腓立比书4章13节是一节充满力量的经文——前提是你正确理解它。这不是一张"凡事达成"的空头支票,而是一个保证:无论遭遇什么,基督都会加添我们力量。
我认为,这节经文与罗马书12章12节有呼应。保罗在那里说:"在指望中要喜乐,在患难中要忍耐,祷告要恒切。"
当我们把腓立比书4章13节放在上下文中来读,就会明白:真正的力量不是来自个人的成功,而是来自在每一个处境中依靠基督。当我们不再将这节经文当作自我激励的口号,而是领受它真正的信息时,我们就能靠著基督,有经历任何试炼的信心。
编译于 Faith Biscuit,原文作者 Donald L. Hughes 是美国福音派基督徒,作家,牧师,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