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論、順服掌權者等疑難 鮑維均牧師逐一解答

2012 三月 14日, 星期三 11:28

漢語聖經協會月初舉行的《聖經‧新漢語譯本》「話裡藏真教牧研討會—從聖經文體到信息宣講」吸引了逾百位教牧參加。

在答問時間裡,鮑維均牧師表示不希望成為疑難解答時間,但對於在場牧者提出的疑問,他仍然逐一耐心解答。

千禧問題:有教牧稱,有同工應徵新教會的職位時,對方問了他關於對千禧主再來的看法,問鮑牧師如何看。

對於這個末世論的神學性爭議,鮑牧師認為需要處理,但爭論主再來的時間不應成為研究啟示錄的中心,而應探討千禧的道理與今天信徒及群體的關係。他又表示不同教會及宗派的教義背後都有過不同的掙扎,他認為要尊重背後的歷史。他表示會尊重每個群體對教義的看法,但認為在宣講上未必要處理這問題。

有教牧問到,聖經中的傳記體裁、即四福音提及耶穌歷史的事件時看似有不同理念,會否可能被作者扼殺了詮釋的空間﹖

不同作者繁衍的多個文本,鮑牧師認為這引證了一件事件可以有多重意義。至於作者的理念是否扼殺了事件的詮釋空間,鮑牧師的看法正好相反。他認為福音書對耶穌的歷史的不同詮釋正好表明了聖經的意義由聖靈默示。因為若無作者詮釋事件,事件的意義會無限度被延展。沒有文本的話我們不會知道如何應用耶穌所發生的事,因為尊重聖經是聖靈的默示,所以亦要接納聖靈所默示的框框。

Like Us on Facebook

有教牧問《羅馬書》13章提及「在上有權柄的我們要順服他」。這經文常被應用在政治的糾紛,令人感到被動消極,請鮑牧師教導如何理解此經文。

鮑牧師表示《羅馬書》13章延續了前章最後一節「不要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每一句都是對羅馬軍權絕對權柄的挑戰,因此具有顛覆性,一點都不被動。他解釋當時基督教是很小的宗教派別,但經文告訢羅馬皇帝不要囂張,因為帝皇亦只不過是神的奴隸。

至於經文說「你只要行善,就可得他的稱讚」,鮑牧師解釋第一世紀羅馬統治下貧富懸殊,很多是平民百姓,但他們無法推翻政權,因為有在上者給在下者施恩、在下者給在上者面子的文化,建立起一種受惠者的系統。當時對在上者來說他們是給在下者行善,在下者給在上者稱讚,鞏固他的地位,大家互惠互利。

但保羅反過來說:你們向羅馬統治者行善便可得他稱讚,就是指出:如果要以善勝惡的話,就要將制度顛倒過來——通過行善的方式可以改變一切。他認為這就是聖經令人驚訝的地方:不是教百姓暴動推翻政權,而是表明行善的力量能勝過惡的政權。

有教牧問聖經文體裡的比喻只有一個解釋,還是可以多於一個解釋﹖

鮑牧師回答相信聖經裡的比喻只有一個解釋,但可以有多方面的應用,有main framework(大框架),那是話語的能力所在,但不代表不可以有多方面應用。他舉例大家可以從著名的浪子比喻中找到中心,但是應用則有很多個層面。

有教牧問如何分辨講道是否神的話﹖

鮑牧師坦承清楚分辨講道與神的說話,每次講道後他都會發現有差池錯漏的地方,只能求神幫助。他又表示宣講是分解神的道而不是分解事件,重點是在於道理而不是事件。他表示不少人對事件感興趣,就像注意窗外的景物卻忽略玻璃一樣,例如耶穌的死和復活的事件全部都很重要,但講道者的責任是分解神的道,帶大家去明白事件有什麼意義。

他又指出第四世紀時編訂聖經者曾掙扎是否將福音合參本放在聖經中,但教會最後否決這建議,因為認為人要的是看神的話語而不是去重構事件。他再強調聖經是第一本、亦是最有權威性、並神所默示的一本,因此要認清文本是神向我們說話的方法,不應著重看「事物」而忽略了「玻璃」。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