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回應巴黎奧運開幕式的爭議:身分與使命的考驗

巴黎奧運會開幕式中的變裝藝術家表演「異教諸神派對宴席」引起了一些教會牧者和基督徒領袖的強烈批評與抗議。他們認為這個節目嘲弄地模仿了著名畫家達芬奇的《最後的晚餐》,這幅世界名畫描繪了聖經中記載的主耶穌與十二個門徒的最後晚餐。這些教會領袖認為,嘲弄聖經中的場景,就是嘲弄基督徒的信仰。

奧運會節目對基督徒信仰的嘲弄或詮釋,引發了不少基督徒對巴黎奧運會開幕式的憤怒,並擴展到對整個巴黎奧運會的憤怒。他們提出強烈批評,甚至宣示抵制,不看這次奧運會。這樣的怒火和隨之而來的批評抗議對教會在社會上的見證和使命是否有益,值得討論。

巴黎奧運會開幕式中的「異教諸神派對宴席」節目,確實能使基督徒感受到壓抑和不快。首先,節目中不加掩飾的異教諸神之間的同性、異性、和多個性伴侶的親密行為,以及性狂歡表演,是與基督信仰的性道德完全抵觸的。《聖經》對這世界情慾有這樣的描述:「情慾的事都是顯而易見的,就如姦淫、污穢、邪蕩、...醉酒、荒宴等類...行這樣事的人必不能承受神的國」(加拉太書5:19-21)。這個世界本來就是這樣放縱情慾,並沒有什麼奇怪的。今天許多娛樂節目不也是充斥著放縱各樣情慾的情節嗎?正是面對這樣墮落的世界,主耶穌道成了肉身,來到世界。

《聖經》説:「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瞭」(羅馬書5:8)。主耶穌選擇為世上的罪人救贖來到世上,並為他們而死。基督徒對世上的罪人表示憤怒和批評並與其對立,其實和救主耶穌的行為極不一致。基督徒在信主之前比世上這些放縱情慾的人好嗎?一點沒有。保羅在以弗所書2:3告訴基督徒:「我們從前也都在他們中間,放縱肉體的私慾,隨著肉體和心中所喜好的去行,本為可怒之子,和別人一樣」。

基督徒今天之所以與這些人不一樣,實在是因為主耶穌給了他們恩典;他們不適宜對巴黎奧運會的節目公開表達自己的憤怒和批評,好像自己本身多好一樣。基督徒所應該做的是遵從主耶穌的教導,在這個世界中做鹽和做光。歌羅西書4:6説:「你們的言語要常常帶著和氣,好像用鹽調和,就可知道該怎樣回答各人。」

基督徒面對世上的罪人,應該帶著和氣説話,而不是帶著怒氣説話。主耶穌在馬太福音5:6也告訴我們:「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雅各書1:20説:「人的怒氣並不成就神的義」。

基督徒應該以能被世上看為是好行為的方式,面對世界説話。憤怒的言辭和激烈的抵制行動,都是人的血氣,不是基督徒在這世界中該有的見證,也無法成就主耶穌的託付--使萬民做主門徒的使命。

這是第一點。

第二,「異教諸神派對宴席」節目中有同性之間的帶有性愛傾向的親密行為,既與基督信仰衝突,因為聖經清楚地教導同性之間的性行為在神眼裡是犯罪,也與正常人的感官常理相違背。基督徒對此感到難受是必然的。基督徒都非常清楚,聖經中認定同性性行為是神所憎惡的,不能承受神的國,在基督教會裡面是不能被接受的。

同性性行為在舊約時代就有,舊約《聖經》清楚説明孌童是「耶和華-你神所憎惡的」(申23:17-18)。新約時代同樣存在同性性行為,新約《聖經》如此教導:「...淫亂的、拜偶像的、姦淫的、作孌童的、親男色的、...都不能承受神的國」(林前6:9-10)。羅馬書第一章列出許多世人的罪中,就包括同性的性行為,稱之為「放縱可羞恥的情慾」,「行可羞恥的事」(羅馬書1:25-32)。

但是,基督徒也應該非常清楚,神沒有託付教會去管制或除掉社會中同性性行為泛濫的罪惡,即使這樣「可羞恥的」行為泛濫可能會傷害到教會中神的兒女以及他們的後代。正如「槍支泛濫」會傷害到神的兒女和他們的後代,但神沒有託付教會去管制槍支泛濫一樣。

在舊約《聖經》中神並沒有託付或教導神的子民到外邦人中去除掉同性性行為的罪惡,而是教導神的子民除掉他們中間這樣的惡行(列王紀上15:11-12)。新約《聖經》也沒有一處經文教導神的兒女要到教會以外的社會上,去除掉或是管制這些「可羞恥的情慾",而是教導基督徒:「你們要逃避淫行...豈不知你們的身子就是聖靈的殿嗎?...你們是重價買來的。所以,要在你們的身子上榮耀神」(哥林多前書6:18-20)。使徒保羅更是清楚表明:「審判教外的人與我何干」(哥林多前書5:12)。

因為開幕式這個節目,基督徒首當其衝抵制和抗議LGBTQ的行為,其實與基督教會的使命相背離。這樣的抵制抗議不單造成了教會與LGBTQ羣體的衝突對立,也造成了教會與那些支持LGBTQ權益的非LGBTQ羣體的衝突對立。

這樣的對立衝突違背了基督教會在社會中應有的體現基督的愛與憐憫的見證。基督為罪人而死,包括為這些LGBTQ羣體,也包括為支持LGBTQ權益的非LGBTQ羣體。基督徒羣體公開的抵制抗議,阻礙了這兩個羣體的人來到教會,並在耶穌那裡得到赦免和救贖。沒有人願意傾聽憤怒和敵意的話,所以一味的發泄只會使教會失去在這些羣體中的宣教機會。

教會在社會上抵制和抗議LGBTQ的行為,也會造成基督徒之間因對這樣行為的看法不同而產生衝突,甚至引起教會分裂,失去了教會合一的見證。所以,對於教會來説,公開抵制和抗議LGBTQ行為不僅可能與社會對立,還可能在基督徒內部引發分歧和矛盾。這樣的行為與基督徒應有的見證不符,可能削弱教會的合一,甚至影響教會在社會中的形象。真正的使命應該是帶著基督的愛和憐憫,通過善行來榮耀上帝,並吸引那些迷失的人回到耶穌的身邊,而不是通過憤怒和對立來疏遠他們。 

陳翔牧師(D.Min, Southern Baptist Theological Seminary, KY) 在馬利蘭華人浸信會牧會20年,曾作為基督使者協會校園傳道,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建立校園團契,服事中國學生學者10年。教會網站: https://www.mdcbc.org 

  • 【使命商道論壇】使命營商之道:要喜歡傳福音,亦要喜歡做生意!

    【使命商道論壇】使命營商之道:要喜歡傳福音,亦要喜歡做生意!

    City Director 白金銘(Jimmy Pak)2000年設立一家IT和商業顧問公司,5年前與職場學院(IMT)的創辦人保羅·史蒂文斯(Paul Stephen)建立了香港職場轉化學院。他在會上說,基督教信仰的企業家和社會業界在人類歷史上曾經帶來非常重要的影響,包括廢除奴隸及讓小兒麻痺症消失。他相信基督徒聚在一起發揮影響力時能解決社會一些深層的問題。

  • 好萊塢明星分享洛杉磯大火動態 表示「我們信靠上帝」

    好萊塢明星克裡斯·帕拉特(Chris Pratt)在洛杉磯附近的野火發生後首次回到家中,並於1月22日更新了災後動態。這位直言不諱的基督徒通過社交媒體發布視頻,感謝大家的禱告和支持。他表示,盡管損失慘重,但「我們堅韌,並且信靠上帝,把這一切視為一種祝福。」

  • 帶著「重刑犯身分」就職的總統 

    川普是美國有史以來第一位被判重罪,帶著「重罪犯烙印」上任的總統。「愛與衝突和睦事工」會長劉哲沛律師從法律和信仰的視角,將川普的經歷與保羅在捆鎖中的福音見證相聯系,強調悔改、更新和恩典在基督信仰中的核心意義。他也指出,無論世人的身份如何,每個人都可以因信靠耶穌基督而被赦罪,成為神的兒女,獲得真正的自由與盼望。

  • 教會是罪人而非罪犯的避難所:福音派領袖支持執法進入教堂

    家庭研究委員會主席、政治家和福音派領袖託尼·帕金斯(Tony Perkins)公開表示支持特朗普政府的移民執法新政策。他強調:「教會是罪人的避難所,但不能成為犯罪分子的庇護所。如果這些教堂收留了謀殺犯、強奸犯或其他非法進入美國的犯罪分子,那麼政府完全有權力進入並將他們帶走。」

  • 約翰·派博回答:一年的讀經計劃開始了 如何把聖經故事運用於個人生活?

    在最新一期的《問約翰牧師》播客中,約翰·派博牧師探討瞭如何將聖經中的故事運用到個人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