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日報》旗下的《環球時報》中文版26日發表社評文章《個別教會要避免讓自己政治化》對守望教會事件進行回應。雖然該文的英文版早於11日發表,但這是中國社會主流媒體首度對已持續三周的守望教會戶外聚會進行正式的中文報道。
針對守望教會「試圖強行上街搞宗教活動」,社評評論「這種個別宗教組織與社會管理系統發生對抗的局面,大概是當局很不願意看到的」。
在如何處理游離於社會原有的宗教管理系統之外、近年在全國各地出現的大量「家庭教會」方面,社評指出,「由於宗教自由受到中國憲法保護,『家庭教會』的情況又千差萬別,對於該怎麼對待這一現象,政府一直很謹慎。」
社評承認:「應當指出的是,不願意進入合法的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的這些『家庭教會』,雖是中國宗教事務的老問題,但近年來有變突出的趨勢。徹底解決它並不容易,很難『一刀切』。」
就以擁有很多知識分子、人數達到1,000多人的守望教會為例,社評認為「這麼大的宗教組織在中國現行體制下構成了某種敏感,它與能在一個房子裡容下的真正『家庭教會』已經有了某種不同」。
社評進一步指出,中國一向對於任何大型組織的成立都比較審慎,管理亦比較嚴格;至於這方面是否需要有所鬆動,是全社會的政治大事。社評警告說,「教會不應當在這個敏感問題上,充當推動變化的激進力量。否則教會就不是在搞宗教,而成為搞政治,這是教會的大忌。」
Like Us on Facebook
社評最後總結,「中國不是個完美的國家,對『家庭教會』的管理中國顯然缺少經驗,但中國奉行宗教自由,同時致力於避免宗教對社會其他生活產生衝擊,這種大的政策不僅是對的,也是符合中國實際的。」
北京守望教會在翌日(27日)通過Google Buzz以《不要把專注於信仰的教會政治化》為題回應《環球時報》的社評。
守望教會先清楚說明「家庭教會」從上世紀50年代起的歷史及真正含義,指出「本次守望教會戶外敬拜,雖然是一個『個別教會』事件,但它所反映出來的是50多年歷史遺留下來的『中國宗教事務的老問題』在現時期的突顯。」
守望教會強調,他們本亦樂意與政府合作,文章詳細介紹了在2005至2007年的兩年多時間裡,教會曾多次積極主動向政府部門提出登記申請。守望教會過去租用寫字樓場地聚會時,常常因為當局的干預而被迫搬遷,一直到2009年底購入某寫字樓,亦因有相關部門介入以至拿不到鑰匙,最後守望教會才不得不到戶外進行聚會。
守望教會表示:「我們也希望相關部門不要把守望的戶外敬拜活動政治化。把它政治化也许可以減輕有些部門的相關責任,但這不是解決宗教問題的合宜方式。我們希望政府部門能夠把其確實當作一個宗教問題來解決,並且也只有當作是一個宗教性質的問題,這個問題才有可能得到合宜的解決。」
文章最後,守望表示理解有關部門「徹底解決它並不容易,很難『一刀切』」的處境,因此教會希望,即使當局無法出具守望教會可以回到室內的書面憑証,那麼「讓守望教會進入自己已購買的場所敬拜,是最自然、最合理,也是最簡單的解決方法了」。
守望教會亦希望「此後可以建立彼此溝通的平台,一同尋求長遠的解決之道,也為解決家庭教會問題積累經驗,為社會的穩定及和諧共同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