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童受壓自殘 專家籲父母給予愛

2012 二月 21日, 星期二 11:52

今天不少「港孩」依賴性強、抗逆力弱。有報導指,一些孩子在父母期望的壓力下出現不少偏差行為。專家指出父母只注重孩子成績很少和孩子談心,導致青少年自殘趨增,而自殘行為其實是孩子的求助信號。

香港公院兒童精神科近年接到不少案例。其中一名16歲的名校女生成績優異,本打算以考獎學金入大學,因一次考試成績稍有倒退,便以割肚及割肩來發洩憂鬱情緒。萬萬沒想到的是,該女孩在兒童精神科接受治療時,其母親竟認為孩子的行為並沒什麼大驚小怪,不願配合醫護人員正視孩子的精神問題。

另有一名12歲國際學校男孩,因被讀書及家長安排的许多課外活動,包括鋼琴、弦樂、語言等佔據了自己的生活。一次他初嘗打遊戲的「甜頭」後,大打出手攻擊父親,聲稱自己犧牲了兩年時間,現在要「玩夠本」。

全人發展中心藝術治療師及資深輔導員唐明敏則表示,自殘者一般是患有焦慮和抑鬱,患者通過肉體的疼痛來分散注意力忘記內心的痛楚或以此來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她續指割手比酗酒難戒,有些甚至會聯邦結黨鬥割,感受其中的快感和刺激感。

瑪麗醫院精神科顧問醫生、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主管陳國齡女士指出,青少年自殘行為有所增加,是因為家長只顧孩子的成績,很少和孩子談心,導致子女遇到問題挫折時沒得到正確的引導,不懂如何發洩情緒。雖有網路可傾訴但是得到的不是真正的關心和幫助。

Like Us on Facebook

她建議,父母應該為子女列出適當的時間表,讓孩子每週至少有半天自由活動時間來減壓。

專家提醒,自殘是孩子的求助信號,家長應及時給予愛和關心,幫助他們,切勿責備孩子以免他們更抗拒或隱藏自己,並請專業輔導人員進行輔導。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