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宣教工場需要大 呼籲退休牧者「重新上陣」

2014 十二月 9日, 星期二 3:22

2005年從加州康郡一所教會退休,輾轉來到歐洲「重新上陣」的朱樂華牧師。(圖:維也納華人基督教會)
2005年從加州康郡一所教會退休,輾轉來到歐洲「重新上陣」的朱樂華牧師。(圖:維也納華人基督教會)

近25年來從中國移民到歐洲的人數增多,許多地方都開始有華人的團契及教會,一位曾在芬蘭、奧地利和雅典等地參與服侍的牧者在今期《大使命》雙月刊中分享了多年來在當地的宣教經驗和感受。

朱樂華牧師2005年從加州康郡一所教會退休後輾轉來到歐洲「重新上陣」,至今對歐洲華人及教會情況絕不陌生。他發現歐洲新一代的移民初期生活普遍艱辛,他們立足社會後雖然不愁溫飽,但心靈極需關懷。他從北歐到中歐,再到南歐,都經驗了這些教會的實況。

歐洲工場需要工人

他說,今日全球教會都需要牧者,這需要在歐洲華人教會尤為顯著。特別是由於駐堂牧者的缺乏,導致不能按時分糧牧養會友,而且許多事情都只能依傳統行事,因此更需有經驗肯負責的牧者來幫助。幸而北歐有幾個地方教會成立了聯會彼此聯絡,不僅能讓信徒得益處,遇著難處也能有人協助,形成了良好的互動模式。

Like Us on Facebook

在德國,華人的福音工作已有30多年的歷史,目前已有幾個建立起來的華人教會,而且大多數都有牧者。但自1989年東西德合併,大批中國學生湧入後,令德國仍然是亟需福音的工場。

至於南歐,以新來移民為主的教會,由於教友年齡較長,有些教會只是按照家鄉教會的模式發展,信徒因而缺乏信仰根基的建造,加上生活壓力大,缺乏關懷和教導,容易失去信仰而離開教會等。

更人感到惋惜的是隨著歐洲華人移民激增,各種不同的教會宗派不落後人的去開設教會,自設門戶,反而給人教會不合一的感覺和見證,甚至有牧者與同工無法相處,造成教會分裂的情況。

呼籲退休牧者「重新上陣」

 

歐洲宣教工場 需要呼聲大。(圖:美聯社)
歐洲宣教工場 需要呼聲大。(圖:美聯社)

綜觀歐洲華人福音的需要,朱牧師表示至今為主全時間在工場上作工的人仍寥寥可數。雖然在2009年開辦了歐洲首個的華人神學院,幾年來也培養出一些合適的傳道人,但是在此青黃不接之時,他呼籲在北美和各地區剛退休或接近退休的牧者「重新上陣」,前往歐洲牧養教會。

 

然而歐洲社會結構十分保守,生活程度較高,所以來歐洲宣教,要能適應簡樸的生活,加上歐洲各政府多以天主教為正統,基督教的宣教士不易取得居留身份等,使得歐洲工場挑戰度大,不是在單一社會背景下成長的工人可以輕易肩負的。

歐洲華人宣教工場的需要如此大,令人不禁問:「上帝的工人在哪裏﹖」他鼓勵退休的牧者到歐洲工場服侍幾年,使歐洲教會得著牧養之餘亦為自己增添意義。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