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希望小朋友聽自己講的話,並且最好聽完能馬上付諸行動。可實際上往往事與願違,總要父母提醒孩子四、五次,孩子見家長「哇,有火了,危險喇!」才開始行動。家長不想這樣,可提一次,又不做,那怎麼辦呢?梁偉樂(樂Sir)透過「Superbook親子講座」再次同家長分享孩子「聽教」秘訣—幫小朋友養成反思的習慣。
秘訣 一 眼神接觸 不妨反問
想小朋友聽話,第一要先肯定孩子「在聽」:「最怕很多時候,家長選不對時間。」樂Sir解釋道。「有時我們在做一件事情時太專心了,太全神貫注了,聽不到別人說話。訓練中,我們稱這種狀態為『神似狀態』。如果在這種狀態下講,對方其實根本就沒有聽到,家長誤會孩子已經記住。」所以「家長也要習慣提醒自己,特別是在講一些重要事情時,有沒有請小朋友眼睛看著你,你才說?說完之後,有沒有反過來問小朋友剛才說的事何時做?」
秘訣二 絕招——幫家長養成不要重複提醒小朋友的習慣
Like Us on Facebook
樂Sir說,很多家長不滿意叫小朋友做事,提醒很多次都不聽,呵斥他又「頂嘴」,責罵他又「扭計」,殊不知這個習慣原來是我們做家長的幫他們養成。比如在家提醒小朋友飲湯、做功課、刷牙、沖涼等都要叫很多次。第一次叫孩子喝湯,孩子回應「哦」,第二次回應「知啦」,第三次「仲未凍」(湯還未夠涼),第四次「得喇,一陣飲啦」(行了,待會兒),第五次,家長拿出威力,開始怒火沖天,小朋友才知道須馬上做了,否則要被人罵了……就這樣,「在不經意間就幫小朋友練成了一個叫一、二、三、四次都不用聽的習慣」樂Sir說。
樂Sir以飲湯為例,詳細說明絕招三步曲。
第一步 溫柔抿嘴笑
如果叫小朋友飲湯,他沒去飲,就走過去,溫柔地抿嘴微笑,宛如自己當年與另一半約會般含情脈脈地望著小朋友。這時,小朋友會想:「媽媽表情怎麼這麼怪,一定是我有什麼事沒有做!」這樣,有一半機會令對方想起飲湯。
第二步 掃眼眉暗示
另外一半真的不記得喝湯的孩子,就要用暗示的方法了——笑著用眼神不停掃向放置湯的地方。這樣如果還有一部分人沒有記得喝湯,就要加強暗示的力度。如「嗯,有的東西就要涼了」類似的話說得像蚊子嗡嗡聲那樣縈繞在孩子耳邊。
第三部 明示
真是到了逼於無奈的地步,才使用明示的方法。
「記住,整個過程是幫小朋友練習反思的習慣。上心的習慣,練習對人的提醒有一種快的反應,是如何記得的過程,甚至反省提自己要記住做這件事。所以,全過程家長態度不要兇惡。」樂Sir在分享中反復強調。
秘訣 三 好聽的話讓小朋友容易聽話
小朋友總是聽到不喜歡聽的話就不喜歡做。所以,有時小朋友聽完不做,是我們說的方法不夠好。用怎樣的技巧和小朋友說話呢?「引」、「哄」、「鼓勵」、「邀請」……總之,說得好聽的話讓小朋友容易聽你教,聽你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