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勞倫斯·梅爾教授 (Dr. Lawrence S. Mayer)及保羅·麥克教授 (Dr. Paul R. McHugh)在2016年《新大西洲》期刊 (The New Atlantis)聯合發表的 《性與性別:從生物學、心理和社會科學研究》(Sexuality and Gender: Findings from the Biological,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Sciences)指出,「性別或性傾向是天生的」的口號缺乏科學支持。
梅爾教授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精神科學者,以及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統計學和生物統計學教授。麥克教授在約翰霍普金斯醫院出任精神科主診醫生25年之久,他同時擔任該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和行為科學教授。
兩位教授仔細研究了超過200份同業關於性的研究,發現把性取向和性別認同歸於「先天」因素是欠缺科學證據支持。報告又指出,與普羅大眾相比,非異性戀群體對心理和生理健康有負面影響,例如增加患上焦慮和鬱抑病的機會。
Like Us on Facebook
二人亦驗證了性別認同和自身性別不一致導致兒童日後變性的關係。這個研究共有三部份,以下為部份撮要:
性取向:先天(Innate)或流動(Fluid)?
報告參考了各類型的科學研究,發現LGBT團體一直吹棒性取向是歸於先天因素,如基因和荷爾蒙是有影響;但非決定性因素。反之,性取向都是流動和可變的。數據亦顯示,較多非異性戀者童年時曾遭受性虐待,但這需要更多數據闡明性虐待及性取向是否存在因果關係。同時,梅爾教授和麥克教授認為有更多因素,比如社會及文化環境影響性取向。
精神科專家指:「同性戀或異性戀是天生還是非常早期發展影響的,尚缺乏科學支持」。然而,有些人可能會更傾向於同性戀,因為「有兩項研究證據,遺傳因素對於同性戀有某程度上的影響。」
精神壓力
社會壓力源(Social stressors)會對非異性戀和變性人增加精神負擔,患上精神病的風險亦較高。
梅爾教授和麥克教授指出曾進行變性手術的成年人自殺機會比平常人高出5倍;因自殺而去世的死亡率更高達19倍。
「我們可能會質疑所謂普世價值所指的為了要活得開心和豐盛,我們必須要了解關於自己的天性,即自己性別或性取向,並且通過不同的性行為和生活方式來表達。」兩位教授又指出,「也許我們應該考慮採取什樣的行為令無論在性方面還是其他地方都是有利於個人健康和發展的生活」。
沒有證據顯示所有性別認知障礙的小朋友都應被鼓勵成為變性人
研究的第三部分提及一個重點關於變性主義的,就是「沒有證據表明應該鼓勵所有否定非原生性別的兒童成為變性人」。
兩位專家指:「在變性議題上兒童是特殊情況,」又指出,「只有少數經歷性別認同障礙的兒童延續到青春期或成年期。」
醫生參考了關於性別認同及其起源的神經和遺傳研究。他們表示:「只有很少證據表明變性人現象具有生物學基礎」,而且很少證據顯示,性別認同障礙在兒童中佔很高存在率。
不過過去幾年,涉及性別煩惱而就醫的兒童人數急劇上升,可是經歷性別認同「過渡」階段的兒童並不是長久的。他們指「接受變性手術可以令病人肯定其生物性別與思想性別是一致的」,這表明變性手術具有相當大的心理和身體風險,特別是在兒童時期和成年期間。
簡而言之,報告顯示沒有足夠科學證據支持性傾各和性別認同是先天的。此外LGBT群體更有可能遇到負面的心理健康影響,並且變性手術不一定是性別認同障礙的最佳治療方法,而且有更多相關議題都需要進一步研究。梅爾教授和麥克教授最後呼籲,不要指望媒體或大眾文化突然開始接受這個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