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中教會受逼迫後信徒增多,這常視為教會復興,中國宣道神學院副教務主任葉沛森認為是表象,視點應轉移至重建教會迎接未來的患難。
教會安舒信仰廢弛
葉沛森在新近一期《中宣通訊》撰文指出,早期教會經歷了38年平靜的日子,在第三世紀羅馬皇帝德西烏斯 下令全國人民膜拜羅馬傳統宗教的神祇,教會失去了屬靈的力量向政權妥協換取安舒,甚至有基督徒在政府官員面前宣誓否認是基督徒;另一類基督徒則堅持信仰,不過面對的是嚴厲的打壓,有的被放逐到礦場當苦工甚至殉道。
及至253至256年間,局勢開始緩和教會得到喘息機會,教會才開始意識到宗教政策可能會再度收緊,趁著時機重整。時任迦太基主教的居普良重建撕裂的教會,以及信徒和教會的身份。
Like Us on Facebook
居普良復合撕裂的教會
面對教會的撕裂,教會領袖怎樣處理?居普良作為一個範例。當時有叛教者回歸教會,對如何處理這群體分裂成兩個光譜:認為叛教者不可赦免要終生懺悔學習聖經,直至生命結束由主親自審判;另一批人認為叛教者知罪悔改便可回歸羊圈,或者向曾經受逼迫的信徒懺悔得到他們赦免就得饒恕。
居普良重視教會的信仰見證,他認為唯有靠主具體地表達合一的制度為實際合一信仰生活的表達方式。在教會體制方面,認同教會是人獲得救恩的唯一途徑;在信仰堅信方面,持開放態度接納罪人。對於信徒藉著殉道做文書推薦以致重投教會,居普良認為不可以用這種方式繞過教會紀律,雖然他的處理手法受到兩面的壓力,不過他仍然選擇走這條艱難的道路。
重整教會6年後居普良再次面對另一次政權向教會的逼迫,他與兩名羅馬主教相繼殉道。40年後另一次逼迫再臨到教會,逼迫過後教會又再崛起,在四世紀教會無論在神學鑽研、聖經造詣,學問與知識都建立起來。
教會逼迫後復興非定律
教會受逼迫過後崛起似乎是一個定律,不過葉沛森認為:「這只是令人安慰的說辭,這種想法弱化了現實中教會面對重建的挑戰。」
他指出,教會每逢受逼迫之後信徒人數回升,人們就解讀為教會復興,但這不是一個教會健康的指標,更加不是教會忠心追隨基督的證據。他引述,居普良當年處理教會分裂的立場,既不與叛教者全面切割也不廢去教會紀律,「目的是重建災後的教會迎接未來的患難」。
葉沛森亦指出,信徒從歷史中尋索身份很重要,信仰演繹只是個人層面的見證和踐行,更是具有歷史性的群體身份。今天的信徒要認識教會的過去與先賢聖徒相通,尋找前人的腳蹤,當教會受逼迫信徒就能夠篤信聖經的世界觀,堅定持守共同的信仰價值和倫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