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中同行」交流會 教牧促教會進入基層文化

2020 五月 20日, 星期三 16:27

「疫中同行」教牧領袖交流會。(圖:工福臉書視頻擷圖)
「疫中同行」教牧領袖交流會。(圖:工福臉書視頻擷圖)

教會自去年反送中至今天的新冠肺炎,在兩大社會事件怎樣找緊機遇走進社區服侍基層?「疫中同行」教牧領袖交流會於5月13日舉行線上直播,來自多間機構負責人分享該些群體的需要及服侍的反思。

歐偉民:基層沒朋友

工業福音團契總幹事歐偉民分享基層有三方面的缺乏:第一,經濟援助。在疫情下基層家庭經濟惡化,以往政府的金錢援助也有限度。工福送食物包提供的援助對他們現況不是一種很大的改變,卻讓他們感覺有人記掛。基層人士面對失業,教牧同工除了禱告守望,可以長期參與探訪用行動實踐支援。

其次是在疫情期間,歐偉民深刻感受基層人士的貧窮不單是經濟,更是沒有朋友,遇到困難憂慮沒有人傾訴,無助感令人心酸。工福作為前線福音機構,讓弟兄姊妹成為基層人士的朋友。

基層人士面對第三種挑戰是下一代的學校教育,政府倡議停課不停學,基層人士缺硬件沒有電腦和網絡,外間人士以為送贈電腦透過網絡教小朋做功課,但是基層人士根本沒有上網經驗,有些父母不識字有電腦也不懂使用。工福約請這些人士到中心教他們使用電腦。歐偉民說:「對於什麼是zoom、login,這些都是外星語言,不同科目上不同平台,都需要有耐性逐步教曉他們,有了這些條件才開始到學習第一步。」他亦指,基層的父母都是很疼愛孩子,無奈學識不多對於孩子的功課感憂慮和恐懼,盼望弟兄姊妹走多一步,幫助這些基層人士以致減省他們的憂慮。

Like Us on Facebook

梁友東:「1+1疫裡關懷行動」

新福事工協會總幹事梁友東提到新移民、單親家庭及劏房戶的處境。 當教會參與服侍先要了解該群體的背景,文化價值觀都與我們有差異。梁友東從三方面了解疫情之後教牧怎樣進入該群體。

新福與教會夥伴同行有「三共」:「共享」,持續關懷同行地區人士進入教會就得到身心靈的支援,同時教會地方開放給新移民。「共生」與「共榮」,將有需要的人士帶到教會、教會也進入社區,新福的事工是持續性的至少半年,目的讓教會成為關懷的地方深化與基層群體的關係。梁友東又指,新福發起「1+1疫裡關懷行動」,以往接觸婦女現時男士失業都出來求助,透過送祝福包關懷他們。此外多了教會聯絡新福辦食物銀行。

回應:教會組織社區服侍、機動性

城市睦福團契總幹事劉旭東回應指,慨嘆教會的家庭參與基層的家庭兩者脫節,教會要弄清楚屬靈標記,就是跳出四面牆。在反送中及新冠肺炎兩大件事的大時代,「教會沒有選擇,若要選擇就會被離棄,加上面對政權的逼迫,以後更加沒有位置在社會。」他鼓勵信徒,主動出來跟坊間團體合作,牧者與信徒在社區的身份是組織者,發動不同群體改變社區,例如製作布口罩、幫襯小店等。

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協會署理總幹事羅瑞雲認為,教會不單經濟援助貧困家庭,跟他們建立關係關顧很重要,在疫情下教會事工變得彈性,以往在教會要開會,現在眼看需要就動了慈心行動,例如有教會青少年團契來到無家者協會幫忙做清潔。

「疫中同行」教牧領袖交流會共10間合辦單位:工業福音圑契、明光社、城市睦福團契、施達基金會、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協會、新福事工協會、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維護家庭基金、香港神託會、宣道出版社。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