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復和神學」,在基督教信仰何重要?對華援助協會創辦人傅希秋牧師在一次福音研討大會,從聖經、神學角度剖析。
傅希秋在研討會以「復和神學與福音使命」為題,先從聖經舊約解釋,在創世紀上帝創造了萬物,創造了亞當和夏娃,人類被蛇誘惑墮落,上帝展開在人類歷史中的救贖就是「復和」的過程。在新約,耶穌基督降臨世上成全上帝的救贖計劃,最後基督第二次再臨完全成就上帝的救贖,整部聖經就是復和神學的過程。
論到復和神學的根基,傅希秋指,從舊約看復和的最貼近復和的詞語是猶太人叫的「贖罪日」(Yom Kippur),其觀念最為靠近舊約裡的復和神學觀念。贖罪日來自猶太人一年當中最重要的節日,在猶太人新年之後的第十日,虔誠的猶太人聚集在會堂通常以25小時來禱告,不吃不喝不工作,為一年裡得罪耶和華而悔改。
在新約,復和(Reconcillation)在希臘文出現14次,大部分是指人與上帝關係和好。傅希秋引用哥林多後書5章16至18節指,復和是人與神關係的建立,復和是上帝主動的工作,祂是復活的起始者,是神來尋找人,不是人去尋找神;其後耶穌基督道成肉身拯救世人,在基督裡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
Like Us on Facebook
在神學上,傅希秋表示,加爾文也提到復和,「是人與上帝之間成就的和平,這個和平從兩個方面得來,一個是人的罪得救贖,第二個是神的怒氣被挽回。」人的回應有兩方面:守護聖約或是破壞聖約。上帝透過聖經向人顯明救贖計劃,羅馬書5章8節說:「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因此,人神復和是無法推翻的事實。
至於人怎樣體現「復和」?傅希秋分享,曾經服侍一位從中國湖北出來的姊妹,該位姊妹在受到宗教壓迫險些送命的時候,看到耶穌基督被釘在十字架流血的畫面一閃而過,聖靈給她很大的領悟,明白主完全的愛,該姊妹說:「苦難是十字架帶給我生命力的最大源泉。」
唐崇榮國際佈道團10月1至6日在雅加達舉辦「2020普世基督教信仰與福音研討大會」(2020 Global Convention on Christian Faith and World Evangelization),傅希秋牧師(Bob Fu)在第五場早堂宣講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