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社講座防學童輕生 吳浩然校長:關鍵詞窺探自殺傾向

2022 十月 14日, 星期五 9:46

(圖:pexels/ RODNAE Productions)
(圖:pexels/ RODNAE Productions)

明光社9月30日舉行講座,探討學童輕生的原因與防治。精神科醫生廖廣申認為防止自殺可藉著「保護因子」和「支持因子」,例如家庭凝聚力高、尋找民間社團幫助等;顯理中學校長吳浩然提醒老師跟進學生時,清楚角色和限制。

廖廣申:100人有10至20人患抑鬱症

香港大學防止自殺研究中心副總監、精神科醫生廖廣申指出,兩年疫情青少年減少活動鬱悶在家,在疫情初期倫敦進行調查,訪問當地居民,近5萬人之中四分一人有絕望自殘念頭,而抑鬱症與自殺行為關係密切。

根據流行病學數據,每100人有10至20人患有抑鬱症,男女比例為1:2,首次病發年齡平均27歲,病徵包括反應遲緩、睡眠欠佳、容易激動等,成因並非單一性,本身已存在的因素,例如遺傳加上誘因,如生活壓力,腦傳遞物質時出現失調。

宗教信具支撐和影響力

至於自殺者是否處心積慮?廖廣申拆解迷思,臨終的狀態是吊詭的,既希望結束痛苦,但又期待因某人或事情能夠移除這痛苦,讓生命延續下去。

Like Us on Facebook

因此,防止自殺可藉著「保護因子」和「支持因子」,「保護因子」即找到活下去的理由、以其他選擇代替自殺、家庭凝聚力高、親朋戚友關懷、成熟的人格特徵、宗教信仰等;「支持因子」指尋找民間社團的幫助,例如生命、醫院等。

廖廣申認為,宗教信仰有一定的支撐和影響,如果一個人沒有宗教信、單身、失業就容易引起抑鬱症狀,要是沒有人開解更加萌生自殺念頭。

吳浩然:關鍵詞窺探自殺傾向

顯理中學校長吳浩然指出,識別自殺傾向的學生可分三層次:第一層是「普及性的預防」,全校學生聽講座;第二層次「選擇性預防」學校社工、父母識別有危機的學生和子女;第三層次「針對性預防」老師識別高危有自殺先兆的學生。

有自殺傾向的學生通常在不同渠道發出信號,例如學生作文、朋輩、社交網絡、定期與學生閒談、跟家長面談獲得信息。學生可能在言談、文章或美術作品中流露出自殺的念頭,有一些關鍵詞可以看到,例如「我希望已經死了」、「我想殺死自己」、「我想一了百了」、「好厭倦這一切」等,而且他們還可能安頓好臨終的事情,例如轉送心愛物品、向家人訣別等。

怎樣識別學生是否有自殺傾向,留意他們的情緒變化,例如孤立自己、脾氣變得暴躁、以往喜愛的事物失去動力、挑剔和攻擊別人、學業成績突然下滑、退出體育活動或學會。

吳浩然提醒老師和學校人員,清楚自己的角色和限制,並非精神健康專家,與學生傾談之前咨詢輔導員、學校社工、教育心理學家的意見尋求支援。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