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校際基督教週:500學生福音熱情蔓延社區

大馬校際基督教週:500學生福音熱情蔓延社區
大馬校際基督教週:500學生福音熱情蔓延社區

第五屆馬來西亞「校際基督教週」成功舉辦,超過40個基督教團契、500多名學生齊聚一堂,共同為傳揚福音努力。籌委會成員期望,這股福音的熱情能持續蔓延到更多社區。

據馬來西亞基督教(Christianity Malaysia)報導,校際基督教週(ICW)是由馬來西亞學生主導的年度盛會,聚集了來自巴生谷各大學的基督教團契(CF)共同傳播福音。自2018年創辦以來,至今已舉辦五屆。今年的活動吸引了500多名學生參與,他們在慶祝對福音的熱情的同時,也強化了在校園內推動基督教工作的決心。

此次活動為各基督教團契提供了寶貴的團結機會,猶如復仇者聯盟般的聚會,大家分享資源、交流想法、祈禱,並相互激勵,忠誠奉獻服務。

來自泰萊大學的19歲學生舒恩表示:「我特別喜愛校際基督教週,因為這是我首次看到不同大學的基督教團契齊心協力推廣基督的名。我結識了許多來自其他學校的朋友,與他們共度了美好事奉的時光。」

來自十五碑亞洲學院的23歲學生埃胡德也分享了自己的感受:「校際基督教週表現的團結,不是出於便利或友誼,而是基於福音的真理。我們因此彼此相愛,讓這次活動得以成功舉行。」

校際基督教週組委會成員Mercy表達了對活動的喜悦和未來的期待:「今年成功聚集了不同基督教團契的人,共同致力於傳播福音。許多人齊心協力,打破了對團契事工的誤解。在此次活動中,同學們相互學習最佳實踐,分享各自的挑戰,並相互鼓勵。我們祈求對福音的熱情能在馬來西亞的更多社區持續蔓延,直到祂的國度來臨。」

校際基督教週樹立了以福音為中心的團結典範,激勵學生積極在校園內傳揚基督的使命,所有的一切皆為上帝的榮耀。

這項為期一週的活動時間定於今年9月30日至10月4日,來自巴生谷各地大學的基督教團契在五天內聚集,慶祝他們在福音中的團結。核心理念包括:在真理下的團結;致力於在每所大學宣揚福音;分享經驗、知識與資源;重視多樣性、統一性及相互依賴。

是次聚會匯集了超過40個基督教團契,包括來自泰萊大學、莫納什大學、英迪國際大學(INTI)、國際醫藥大學、瑪莎大學、業士文憑、馬來西亞國立大學等的基督教團契,共有200多名學生參加。在活動中,學生們互相鼓勵忠誠侍奉,分享資源與想法,致力於建立健康的基督教團契,並進行祈禱。

  • 十年體悟:一位牧師從規律運動中構建的「運動神學」

    十年體悟:一位牧師從規律運動中構建的「運動神學」

    現代人生活在一個屏幕主導的時代,久坐不動是常態。大衞·馬西斯牧師(兼作家)經過十年規律運動與靈性默想,開創性地提出「運動神學」——基督教的運動觀。其新著A Little Theology of Exercise(中文暫譯《運動神學簡論》)將聖經智慧與現代運動科學相融合,為基督徒提供了一套身心合一的健康實踐指南。

  • 新基因工程技術誕「三人DNA嬰兒」用人類胚胎實驗引倫理爭議

    近日一項基因工程技術的新突破引起了科學家和基督教倫理方面的的擔憂。英國使用三人的DNA創造嬰兒以預防致命的遺傳性疾病,據悉過去五年內已有8名「三人DNA寶寶」出生——除父母DNA外,這些嬰兒身上還會有0.02%來自另一位女性的遺傳物質。

  • 可持續宣教研討會:「關係優先」成21世紀新模式

    「2025可持續宣教研討會」7月19日在香港揭幕。香港差傳聯會羅兆麟牧師指出華人教會半世紀宣教迷思:追求數字、各自為政,形成「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現象。他疾呼「關係」才是永續關鍵,強調大使命需以整全福音重建人神連結,翻轉傳統量化思維。

  • 全球華人宣教會議綫上舉行 聚焦21世紀門訓與契機

    第五屆全球華人宣教網絡會議於2025年7月6至12日舉行,今年以「華人教會的門訓與契機」為主題,涵蓋兒童與青少年事工、長者、聖經研讀、保羅書信、啟示錄及現代科技(如AI)等多個面向。會議由馬來西亞聖經神學院海外校友會所設立的「信望愛宣教動員中心」主辦,為自2021年以來連續第五屆舉辦的全球華人網絡宣教會議。

  • 被禁普林斯頓大學女子田徑賽 跨性別運動員興訟

    一名自認為女性的男性運動員,因被取消女子田徑賽的參賽機會,現正向普林斯頓大學及相關體育官員提出索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