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就好」- 現代家庭的新潮流

2007 一月 1日, 星期一 4:32

作者:劉亦文

[編者註:文章取自飛揚協會製作的飛揚親子e月刊(2006年12月號),請瀏覽網站。]

獨生子的刻板印象

記得小時候,在朋友中總有一些是霸道嬌氣的,若恰巧是個獨生子,大家似乎就知道問題出在哪兒了。一般而言一想到獨生子,就想到一個被寵壞了孩子─自私、好逸惡勞、自我中心等等。而對家中只有一個孩子的家庭,大家似乎也投以同情的眼光,同情父母,覺得這決不是出於他們自己的選擇,也同情孩子,因為他一定常覺得孤單。

然而在廿世紀末,1981年中國開始推行「晚婚晚育,少生優生」政策,因此在80、90年代,釵h的獨生子同時被六個大人呵護,予取予求,目中無人的行為使「小皇帝」逐漸成為獨生子的代名詞,獨生子的刻板印象似乎再次被印證。然而,廿世紀除了中國地區以外,歐美地區的一些國家與日本等也逐漸興起一股「只要一個」的風氣,而獨生子的表現並不如大家想像中地如此負面,因此不禁令人要問:

獨生子是否較可能成為「小皇帝」,還是有些孩子本身的個性比較容易變成「小皇帝」,甚至是否只是有些父母(或家庭,包括祖父母)會較容易培養出「小皇帝」?

Like Us on Facebook

根據法博(Falbo)做的一項研究報告,發現在中國的獨生子,無論在個性與表現上,與同年齡有手足的孩子基本上完全沒有差別,獨生子甚至更有安全感與上進心。(註1)這項報告結果或野i以給獨生子的父母帶來一些鼓勵,但是在此要提醒大家的是,也不要因在各國興起的「一個就好」風潮,對獨生子又造成另一種極端的刻板印象。

現代家庭獨生子女增加的趨勢

在中國大陸,2002年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就有5000多萬對,加上沒有領證的總共約6000萬對(註2)。除了少數人口驟減的國家(日本)在鼓勵多產之外,大多數國家獨生子女都有增加的趨勢。例如在美國,1970年獨生子女家庭佔9.6%,2004年獨生子女家庭已超過20%。

根據一項對四百個大學生(下一代的父母)所做的問卷調查,將來希望有一個孩子的與二個孩子的比例幾乎一樣,對傳統「多子多孫多福氣」的觀念已不再認同。另一方面假使自己沒有孩子,也不會因此就覺得人生就有失光彩(註3)。現代父母在事業家務上都不再需要兒女的支持,養老不再指望依靠兒女,因此生養眾多不但增加父母養育的財務負擔,更繁重的是管教的責任。與其生而不教,還不如不生,因此生一個,同時滿足了生兒育女的目標,高品質的教養,和顧及父母自己本身的生活素質。

當然除了主動的選擇只要一個孩子之外,還有一些現代文化因素,使得獨生子的比例越來越高:

‧ 現代人的晚婚使生育年齡提高,降低了受孕的機率

‧ 高離婚率,減少了生育的機會

‧ 個人因素,例如從小就被手足欺負的慘痛經驗,家中孩子多,容易被忽略或父母偏心等

獨生子女父母的心理特點

一開始主動選擇只要一個孩子,和因情勢所趨,後來只有一個孩子的父母,這兩者在心態上與教養兒女的做法上也有些不同。但無論是主動的選擇或是被動接受的事實,獨生子女的父母在心理上,在養育獨子的過程中較容易形成下列的心態:

1. 參與孩子各種學習與活動的意願高

只有一個孩子時,父母在時間的安排上有較多的空間,在工作與家庭兩者間取得平衡較為容易。但獨子的父母有另一種挑戰,就是必須扮演多重的角色,有時是父母,有時是朋友,有時是老師,有時又是玩伴。父母若能適時地調適自己的角色,與孩子的互動會讓親子雙方都非常滿足。

然而有些父母又太過於投入,對子女在生活上過份照顧,凡事不讓孩子動手,使獨生子女在生活上缺少練習的機會,凡事依賴父母,久而久之逐漸形成一種依附心理。有些父母出於好意為了孩子的好處,甚至代替兒女做決定做選擇,反而招惹兒女的不滿與怒氣。

2. 缺乏安全感

「家中就只有一個孩子,若出了點什麼意外,怎能原諒自己?」「他這麼單純,若交錯朋友,不就完了?」因為自己的憂慮而過份保護孩子,不但於事無補,更嚴重的是造成家庭成員間關係的緊張。一方面只有一個,不但是父母很自然地將所有的關注都放在孩子身上,有時還加上祖父母輩的千叮嚀萬囑咐,壓力就更大。另一方面,是因為父母本身的個性使然,常常無法分辨什麼是「想像的情況」,什麼是「事實」。孩子只不過是一個人走到巴士站,但父母覺得好像孤零零走在陌生的紐約市中心,萬一發生了什麼事怎麼辦,還是開車自己送吧。

3. 容易掉入「只準成央B不準失敗」的迷思

這種心態不見得是針對孩子的表現,釵h獨生子的父母對孩子的期望是相當合理的,而是對自己的要求過高。由於只有一個孩子,孩子的表現似乎就是自己為人父母的成果展覽。釵h獨生子的父母常會誤將與孩子相關的所有問題都歸咎於因為「只有一個」,孩子有些什麼問題,一定是自己教養不當,例如,如果孩子特別地害羞,父母會責怪自己沒有替孩子找到合適的玩伴,孩子不願意自己一個人睡,老是要和爸媽睡等。事實上孩子的表現與他的個性與不同的成長階段有絕對的關係,因此期望能教養出健康上進的孩子,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對孩子真正的瞭解與接納,而不是把自己弄得忙得不可開交。

凱若琳懷特(Carolyn White)在「獨生子父母常犯的七大錯誤」一書中,針對獨生子父母的特殊心態,歸納出七項,分別為:溺愛(Overindulgence)、過份保護(Overprotection)、疏於管教(Failure to Discipline)、彌補心態(Overcompensation)、要求完美(Seeking Perfection)、以成人對待(Treating Your Child like an Adult)、過份誇讚(Overpraising)。如何在這些錯誤中做調整與改變,在書中有釵h很實際的建議。而從這七種常犯的錯誤中,不難發現一個共通點,那就是父母的「過猶不及」。

如何把握「平衡」的教養原則

相信獨生子女的父母都希望能在親子關係上做到愛卻不溺愛,關心卻不擔心,而孩子也能學會懂得獨處卻不孤單。如何克服獨生子女教養「過猶不及」的陷阱,基本上透過下面兩方面的努力,會有相當大的助益:

1. 早做計劃,儘量遵照計劃進行

根據統計,獨生子的父母花在孩子身上的金錢總額比兩或三個孩子的父母還多。沒有計劃,到時後看著辦的心態,最後的結果通常就是花很多的代價卻看不到好的結果。既然「只有一個」孩子,就不妨在如何培養孩子有好的習性上早做計劃,並且決定後就一定確實執行,至終一定會看到果效。

飛揚同工中就有一位是獨生子的母親,她本身有二個姐妹,但自己則只有一個兒子。她基本的態度就是無論是一個或幾個都以平常心來對待。自兒子小時起,吃飯時幫忙繡J筷是他的責任,大一點倒垃圾,幫忙提重的東西,青少年時期開始幫忙洗車等等,自然而然地該做什麼就做什麼,「獨生子」似乎從來不是親子關係中的重點,而更重要的是看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得到他所需要的接納、溝通、引導和父母的榜樣。因此這位同工當她的兒子進入初中後,就開始鼓勵孩子參加一些青少年團契,並且開放家裡,歡迎孩子的朋友來家中玩。這些聽來與任何父母都差不多,重點就是只要是認為應該做的事,作好安排就放心去做,以平常心來看待。

2. 常和其他父母溝通交換意見

若真有什麼顧慮時,與其在家中坐立不安,不如去發掘問題所在,包括請教其他父母是否有類似的情形。事實上孩子大多數的問題都是在成長過程中必然的現象,與是否是獨生子並無關連。常與其他父母溝通還有另一個好處就是,對任何父母而言,在孩子上學的過程中,都需要其他父母有時無時的支援。

結語

每一個人生長的環境都有他的獨特地方,但無論是獨生子或有兄弟姊妹,我們卻都有一個共同的需要,就是被保護、被接納、被信任和能與人能建立一個親密的關係。若現代家庭的成員數目越來越小,我們真的希望看見家庭中的親子關係與夫妻關係能更健全、更滿足、更能發揮家庭的特色成為社會的祝福。

註1:Falbo (Brophy,1989), a psychologist known for work in the area of birth order. Falbo found that Chinese only children fared no worse in personality or achievement than their counterparts with siblings. However, only children are also often seen as high-achieving, motivated, and successful (Brophy, 1989, p.56).

註2:中國的獨生子女教育──中國未來希望的寄托《國民素質與經濟社會發展》林盛中 張寶豔編著 2001年

註3:Mueller, Karla Ann and Yoder, Janice D. \"Gendered Norms for Family Size, Employment, and Occupation: Are There Personal Costs for Violating Them?\" Sex Roles, Vol.36, Issue 3/4(1997), pp. 207-20.

參考資料:

1. 中國的獨生子女教育──中國未來希望的寄托《國民素質與經濟社會發展》林盛中 張寶豔編著 2001年

http://www.happyhome.net.cn/read.asp?ubjectid=220&infoid=5491&forumid=

2. Newman, Susan, Parenting an Only Child, Broadway Books, NY 2001.

3. White, Carolyn, The Seven Common Sins of Parenting an Only Child, Jossey-Bass, San Francisco, CA., 2004.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