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同性戀被營造為「天生」,歐洲國家以及加拿大承認同性戀婚姻,香港亦越來越多父母為兒女有同性戀傾向的跡象憂心。康貴華醫生表示,早前三對父母來找他,都擔心兒子是同性戀,了解情況,原來這三個男孩子少年時都不約而同地有同一個嗜好,就是織冷衫。
康醫生說,這時候父母多有兩個反應,一是以「長大之後會正常的」來自我安慰,另一種是罵孩子,勸他們放棄不合性別的嗜好,做個真男子/真女子。然而,這兩種反應對兒女的性傾向都毫無幫助。
20多年輔導同性戀者、幫助同性戀者改變性傾向的康貴華醫生,在5月29日民建聯與各界基督教領袖就「建構和諧家庭」的交流研討會上,從最近三對父母發現兒子同性戀傾向講起,帶出父母急切想知道的三個問題:
1、男孩子喜歡女性化的嗜好是否將來形成同性戀傾向的先兆?
2、爲何過去從來沒有人提及有關此方面的知識?
3、若父母及早介入並適當處理是否可以避免同性戀傾向的形成?
康醫生從而指出,現今社會需要對「心性」認識,包括性別、性傾向等等,此乃現今性教育所缺乏的重要一環。他亦指出心性教育,亦是建構和諧家庭的重要因素。
心性發展是什麽?
康醫生表示,「心性發展」包括性屬身份,自覺是男性或女性,也包括内心感覺自己的男性氣概或女性氣質。心性發展可分幾個階段,6至11嵗約開始入學起,與其他同性認同,建立同性友誼關係,有同性偶像。11至14嵗性傾(sexual orientation)開始形成;14至20嵗,性傾向漸漸建立,此性傾向日後仍可以改變。
Like Us on Facebook
「性屬身份疾患」行爲表現包括,覺得自己的性別弄錯了,堅持自己應該是異性才對;一直希望自己是異性,經常幻想自己是異性,偏好打扮成異性,喜歡在某些活動或遊戲中模擬異性打扮;不喜歡典型的男性玩具,遊戲及活動;擁有強烈的意願參與屬於異性的遊戲,比如扮演女仔,公主,看電視或影畫都和所喜愛的女性角色或公仔有關,又比如針織,刺繡等等。
而「性屬身份疾患」在女性方面的表現,則是不喜歡典型的女性玩具、遊戲及活動,擁有強烈的意願參與屬於男性的遊戲和休閒活動。
就「性屬身份疾患」的普遍性來説,兒童男多女少,比例約為6-19:1,然而只有很少兒童個案長大後變成成人的性屬身份疾患。在成人方面,男性約3萬人中有一人有性屬身份疾患,女性約10萬分之一比例。
男孩子喜歡女性化的嗜好是否將來形成同性戀傾向的先兆?
康醫生就第一個問題指出,男孩子喜歡女性化的嗜好,確實是將來形成同性戀傾向的先兆。醫學研究指出,患有性屬身份疾患(Gender Identity Disorders)的兒童,將來很大機會(50%-70%)成爲同性戀或雙性戀者。康醫生並指出在他20多年臨床經驗中,「性屬身份或角色困擾」較「性屬身份疾患」普遍,他所接觸的同性戀者,大部分在童年和青少年期間,都有此方面的困擾。
那麽,爲何從來沒有人提及這方面的知識?
康醫生表示,因爲連醫療輔導者、社工以及教師都普遍缺乏這方面的知識,所以沒有提及。此又可能與席捲全球的同志運動Gay movement有關,1973年同性戀從精神病中剔除掉,自此同志運動向社會不斷灌輸一個觀念:性屬身份和性傾向完全是天生的,正常和不能改變的。
[未完代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