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華人神學教育協會區應毓院長專訪——談中國牧會事奉

2007 十一月 12日, 星期一 12:10

區應毓博士於今年九月九日正式上任加拿大華人神學教育協會的院長。擁有多年豐富的牧道經驗的他,曾在多所中國大學與神學院擔任過客座教授,也在菲律賓人聖經神學院任職過教授與院長。這次專訪特別邀請區院長與本報分享他在中國牧會事奉的經驗。

記:記者

區:區應毓博士

記:歐院長能不能請您分享一下您之前在中國牧會的經驗?

區:我過去十三年是在中國作培訓,現在是在加拿大的神學院裡當院長侍奉。之前在中國時,我主要是和當地的神學院、各個培訓中心以及教會為不同階層的中國同工們做培訓,培訓對象也有些是少數民族。

現今在中國有五萬多間合法註冊的教會,以及數不盡的家庭教會,但在這些教會當中真正受過3年以上正規培訓的傳道人卻不多,未能真正牧養這廣大的信眾。另外,當地牧會的人大多是有些是擁有豐厚文化基礎底子的義工,例如是退休教師們,也有一些文化水平不高的義工。在他們當中有很多人信主五年以上,但卻從未受過正統的神學教育,因此我們的牧會主旨是想要藉由有系統的神學課程來培訓他們,在神的話語上建造他們。

記:對於中國政府對教會嚴謹的管制,在牧會時會面臨到怎樣的挑戰?另外,對於要前往中國牧會的人有甚麼的建議呢?

Like Us on Facebook

區:要去傳道前當然要先了解中國的國情和法律的情況,且要清楚前往的目的。牧會主要目的不是要去那裡當主人以及管制當地教會與同工們,而是要以僕人的姿態去事奉、栽培他們。通常前往中國牧會的人大多有有深厚且豐富的聖經知識,除此之外,他們前往中國時,通常也會攜帶一些基金資源進去。在這樣豐厚的資金與研經經驗的情況下,很多牧者會在不知不覺中變成支配指揮者,開始掌管起了當地教會,因而引起當地牧者和同工的反感。

所以要前往中國牧會時,牧者的挑戰是要學習在豐厚的聖經知識以及資金的情況下維持僕人的身分謙卑地去服侍栽培他人。相同的,對牧者們的建議則是要他們時時提醒自己是要以僕人的姿態前去將聖經的真理傳給眾人,而不是去當人的主人。

記:中國有很多基督徒,但在中國政府嚴謹的把關下,所建立的培訓中心有所限制。面臨這樣的缺乏,海外的基督徒能給予怎麼樣的支援呢?

區:在中國,正式的神學院有十八間,而每間大約可容納一百人。要滿足現在日以遞增的基督徒人口,真的是供不應求。因此,除了正規的神學院以外,每個城市都有建立一些培訓中心以提供基督徒同工們一年至兩年的正式培訓或以三個月為期的短期培訓。由於牧者的短缺,培育中心以及神學需要大量提供的牧者給教會,因此培訓期間不如海外的神學院能長達四五年之久。

對於這方面的缺乏,海外的基督徒除了可以為此方面禱告之外,也可以給予一些津貼來幫助建設校舍。如果有機會的話,也很鼓勵他們進去為當地的信徒做短期的培訓。這樣透過不同的管道,使神的福音能傳到當地。

記:這些培育中心和神學院所在地都在集中在大城市嗎? 對於農村的人民有沒有類似的福音資源呢?

區:在中國有八成的基督徒都在農村。雖然農村沒有這些正規的神學校舍,它們定時會舉辦一些短期培訓的活動與特會。這些培訓活動通常會在農閒期間以及中國三大節日時,當出外工作的年輕人返家時舉行。因為農村的年輕人大部分都在大都市工作,只有在節期時才會返鄉,所以農村教會會把握他們返鄉的時間開辦一些培訓課程好裝備這些人。有時我們海外的培訓者也會配合當地的節期與當地的教會合作為那些人做短期的培訓。

記:在城市工作的這些人每天會面臨世俗主義和基督主義的一些文化衝擊。針對這方面,當地的基督教機構或其他機構有沒有採取甚麼行動?

區:有些公司,例如是海外的外資公司,它們的老闆是基督徒,因此公司會不定時的舉辦基督教類型的活動,並邀請員工參加。有時他們也會邀情一些培訓人員進公司針對舒壓以及情緒管理等等主題主辦講座與研討會。有些工廠甚至會更積極的辦起了佈道會,例如在上海的一家公司就會常常邀請人來做聖經培訓工作。因此,透過這些不同的管道與活動,神的真理也被帶進了人們的生命。

記:說到情緒管理,近年來情緒障礙者,例如患有憂鬱症者的人口也越來越多。對於這樣的趨勢,院長您有甚麼想法?

區:過去的中國人不善將情緒表達出來,大多時間都會將情緒藏在心中。但隨著情緒障礙者人數的增加以及公開化,在许多大城市中很多基督徒舉辦一些對外開放的心理協談研討會或講做來為人們做心理輔導。因為情緒障礙的普遍化,一向較嚴謹的政府也開始擔心人民的心理健康,因此對此類型的活動,管制會鬆懈了一點。這類型活動有包括免付費電話熱線、面談、講座、音樂會等等,藉由世俗的管道與方式以聖經真理為基,將真理帶入人的生命當中。除此之外,在中國基督教的網頁也相當繁多。雖然政府在這方面管制較嚴格,但在這樣的管制下,網路福音依舊火熱。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