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宣佈「杜林裹屍布」將於2010年提前展出

2008 六月 5日, 星期四 13:19

據梵蒂岡消息,當地6月2日教宗在梵帝崗接見來自杜林的七千名朝聖者時宣佈,被教徒們認為是耶穌受難後裹屍的「杜林裹屍布」(The Shroud of Turin)將於2010年再次公開展出。

「杜林裹屍布」展出十分難得,25年才會展覽一次。上世紀只展出過5次,最近一次展出即是19世紀的最後一年2000年,當時吸引了逾100萬的參觀者。按照慣例本來下次是2025年展出,但由於在義大利普利亞展出聖人比奧神父遺物的展覽成央A教宗決定,2010年提前展覽「杜林裹屍布」。

展覽舉行同時,英國牛津大學科學家還會公佈驗證「杜林裹屍布」年份的最新分析結果。

「杜林裹屍布」是一塊長4.3米,寬1.2米的大麻布,上面印有一個被定于十字架的男人正面與背面的影像,相傳它是耶穌死後用來包裹他的屍體,所以被視為「神物」或「聖物」。

這塊麻布第一次出現在14世紀的法國,當時一名參加十字軍東征的騎士宣稱在君士坦丁堡取得。1578年,它被送到杜林,作為羅馬天主教的聖物之一,保存至今。1983年,梵蒂岡被授予它的所有權。1997年時,保存它的天主教堂發生火災,一名消防隊員冒著生命的危險使它免於受難。

同時,關於這塊布真偽的爭論也一直沒有停止過。1988年時,英國、美國和瑞士的科學家們通過測試其中的碳元素認定這塊布始於1260至1390年,以此推斷它並非耶穌的裹屍布,但同時科學家們又無法解釋留在布上的影像,也有人稱1988年的實驗並不可信,因為裹屍布如流傳上千年難免會被細菌侵蝕以導致測試結果有誤。

Like Us on Facebook

對於「杜林裹屍布」是真還是偽的爭論,教廷並不參與,只是表示,這是一個讓我們記住耶穌受難的強有力的物體。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