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福教務長熊潤榮博士:小組教會≠教會增長

2008 六月 9日, 星期一 11:52

【本報專訊】華里克牧師編著的《直奔標竿》描述美國教會以小組模式增長的成術,讓眾多華人教會牧長紛紛起而仿效。然而,並非所有運用此法的教會在教會增長上取得成。這到底何原因?難道是「小組」不靈?

美福神學院教務長熊潤榮博士,在最新校刊中發表文章專門談及此事。熊博士認為問題不是出在「小組」模式本身,而是應用者沒有抓住其背後之精髓,只是單存照搬照抄,當然缺乏實際國效。

熊博士首先表示,從客觀來講,「小組」模式是促進教會增長的好方法。一直採用該法的馬鞍峰教會每年約有八千人受洗歸入基督名下。而且,美國十大英文教會(包括馬鞍峰教會)竟都是小組教會。

接著他話鋒一轉,「但這並不表明凡是運用『小組』模式的教會都能取得教會增長的果效。」

他認為倘若有牧者或教會領袖,事前沒有仔細準備就貿然把自己的教會從原有的模式,強行轉型為小組教會的話,不僅無任何效果,可能反而會吞「小組」的苦果--教會人數不增反降。

Like Us on Facebook

他繼續解釋說,小組教會是一個新的思想形態(mentality),它要求教會組織要分散、形式要活潑,權力要下放,更要平衡推進五個標竿(敬拜、團契、門訓、服事、傳福音),並注重信徒的關係,每人要立約保持教會的合一等。

不僅如此,教會領袖們必須徹底明白且認同這些前提。若只採用分區家庭小組聚會形式,只是把傳統的週六晚間團契聚會分散而已,作用不會很大。

這就是有些教會推行了40天標竿教會和40天標竿人生,聚會人數不但沒有加增,反而加增了要解決的問題的原因。「事實上,舊皮袋不能盛新酒;重新建造可能比轉型容易。」他中肯地說。

熊博士最後藉著自己參加不同講座,甚至包括今年年初羅省馬鞍峰教會主辦的「小組教會研討會」總結出小組教會成的三大因素,供各教會參考。

首先是健全的小組組長訓練系統。熊博士指出,小組組長不能只是開放家庭,款待組員。「其實這只是開始,教會牧者要設計並建立一個完整的訓練系統,把小組組長訓練為小牧者。 」

第二,還要有相應的教會架構(infrastructure)。架構的硬體包括教會要有健全組織來支援、關顧和聯絡各小組組長和組員;主日崇拜和主日學的安排要相應配合。軟件部分包括完整的小組聚會課程,把信徒從初信引導到成長,能夠參予服事和熱心傳福音。

第三,教會牧者應樹立典範。就是說,牧者本身需要參加小組,在小組中接受並參予牧養和關顧,成為信徒的榜樣。

熊博士在文章的末了表示,「小組」模式是一個對教會增長有用的工具,但它並非現代教會的專利,事實上,小組模式早在使徒時代就已經開始出現(使2:46-47)。為此,他與各教會共勉:「擴闊胸襟,倚靠聖靈,謙虛的不斷刷新自己的知識和眼光,學習有更美的事奉。 」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