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牧養趨勢 「新媒體」 重親和、平等、互動
基督教新媒體運動發起人俞真指出傳福音與牧養的工作牽涉人的溝通,亦需長期努力,新媒體有推動作用,並持鞏固、深化和延伸的效益。他建議我們利用新形式,融入牧養工作,以傳揚福音。
-
宣教講師:日本人守護祖先「死靈」文化成為信主攔阻
日本基督徒人口只佔2.2%。為何信主的人這麼少?不少學者已指出這是源於日本的深層文化所致。恩福聖經學院宣教科講師羅兆麟在《香港差傳事工聯會》會訊中剖析日本文化當中的「生死觀」,發現與基督教文化相衝突的地方。
-
華人普世宣教任重道遠 邢福增:認真從歷史汲取教訓
透過2006年《大國崛起》紀錄片,香港中文大學崇基神學院院長邢褔增剖析箇中背景,使我們瞭解近代中國基督教歷史的發展,以及來華傳教士的反思。
-
用新概念牧養教會 以網絡科技傳真理
趙曉音牧師在《世界華褔中心》會訊,提出傳道至關重要,應以網絡牧養教會,就能收到成效,並以實例闡析網絡優勝之處。
-
梁家麟院長:香港趨多元對立 同一屋簷下造就「劏房教會」﹖
教會與時代脱節是否屬實?許多論者指出社會轉變急遽,文化潮流旦夕更替,教會應與時俱進,勉力追趕潮流。梁家麟院長在《建道通訊》發文,認為説法未盡符合事實,並提出解決之道。
-
特朗普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 他説了什麼?
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16日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他在致辭中強調耶穌基督的受死與復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並呼籲國家恢復信仰的精神。他也表達了對宗教自由、家庭價值和教育改革的堅定支持,強調政府應保護基督徒免受迫害。晚宴現場有多位宗教領袖出席,包括葛福臨和保拉·懷特。
-
從温州走到大阪的中國傳道人:「我在日本『織帳篷』,也在等復興」
基督日報採訪了一位現居日本大阪的80後中國傳道人蔣道,瞭解他為何從信仰「飽和」的温州走出去,又如何在宗教冷淡的日本堅持宣教異像。
-
方濟各遺產引發討論 華人牧者關注其對全球格局與信仰影響
華人牧者陳佐人直指已故教宗方濟各在諸多爭議中「明哲保身」。作為美國西雅圖大學神學系教授,陳牧師擁有深厚的神學背景,曾師從天主教思想家並長期在天主教大學執教。他以特有的幽默和洞察力,講述已故教宗的生平,甚至調侃美國天主教的信仰困境,稱他們「難以找到信仰的家園。」
-
西方主導時代即將終結?亞洲領袖呼籲建立新型教會夥伴關系
在巴拿馬舉行的第三屆「基督超越亞洲、拉丁美洲和非洲」(COALA 3.0)全球大會上,馬來西亞衞理公會榮休主教華勇博士發出強烈呼籲,敦促全球南方教會領袖承擔全球宣教使命的領導責任,並建立不受西方神學主導或財務依賴的真正夥伴關系。
-
梵蒂岡歷史首次 教宗方濟各葬禮使用普通話禱文
天主教已故教宗方濟各葬禮上的四句中文普通話禱文創造了歷史。作為耶穌會的一員,方濟各似乎決心追隨早期耶穌會傳教士前往中國的腳步,並希望改善與中國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