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消息】一年一度的「中神之夜」異象分享晚會已於2月15日在温哥華希頓酒店舉行,中國神學研究院(簡稱「中神」)教務長張略博士與大温的弟兄姊妹匯報了中神的發展近況。
張略簡介了中國內地教會的狀況,根據官方統計的數字,內地基督徒人數高達7,000萬,但神學院卻只有18間,面對中國龐大的需要,中神的盼望是走出以香港為本位的神學教育而邁向中國。
他又告訴大家中神的課程修定已經大告成的消息,包括在道學碩士上將加強對領袖訓練的元素,以及建立牧者與神學生之間的網絡,以照顧學生們的需要。另外課程選修上也有較多的選擇,包括增設基督教與文化、職場神學、婚姻/ 家庭輔導等課程,以迎合改變中社會的需要。
此外,中神還會繼續推進出版事工,盼望為中國內地的信徒提供中文的教科書,讓他們的靈性和知識得到造就。除此之外,生活在這個急速轉變的時代,中神也面對不少的挑戰和難度,但張略卻以「十分興奮」來形容他在中神的服侍和契機。
從雅各書看教育
身為中神的教務長,張博士當晚亦不忘與大家分享神學教育在現今社會的意義。他説,自從2000年開始,香港的教育已掀起了改革的浪潮。時代不斷在改變,例如全球一體化、經濟轉型、科技發展等,整個世界急速地變,因此教育改革是勢在必行的。有學者曾預測20世紀的頭50年,一半的知識會過時;但看現時科技的日新日異,有人甚至提出不需要50年,只需18個月舊有的知識就會過時。
我們已進入一個知識型的經濟社會,那神學教育又如何?張略説,教育的本質是要塑造一個人的人格,「使你們成全完備,毫無缺欠」(雅各書1:4) 。成為一個品格完全的人,就是教育的目的;但可惜的是,在教育改革的呼聲中,大夥兒只從經濟和市場的角度出發,卻很少提及品德這一方面。
在這瞬息萬變的年代,我們每天都被很多訊息包圍著。張博士提醒大家,神的道是最好的「驗毒」器,幫我們過濾有毒的訊息;而最重要的是聽道後要行道,身體力行的實踐,好像雅各書1章22-24節説的:「只是你們要行道,不要單單聽道 ,自己欺哄自己。因為聽道而不行道的,就像人對著鏡子看自己本來的面目,看見,走後,隨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
最後雅各書的結尾提到神會透過苦難訓練我們成長,他勉勵眾人,苦難使我們信心增強、剛毅不屈、更有完備的品格。所以信徒們要彼此代禱,透過神的恩典,顯出祂的能力。
-
歐凱莉(1933–2025):教我如何研讀聖經的姊妹
我很蒙福,從小每週都去教會。我幾乎不記得自己什麼時候開始知道挪亞、摩西、彼得、保羅這些名字的。聖經對我來説一直都不陌生。但如果你問我:「是誰教會你如何查考聖經的?」我毫不猶豫地會回答:歐凱莉(Kay Arthur)。
-
英國人權特使:基督教受迫害加劇部分國家瀕「滅絕」威脅
鑑於基督教在全球範圍內遭受的迫害越演越烈,英國近日鎖定了十個主要在亞洲的重點關注國家,並作出承諾透過積極外交捍衞宗教自由這一寶貴人權。
-
香港基督教團體聯署反對「同性伴侶關係登記」
香港《同性伴侶關係登記條例草案》7月23日於立法會委員會審議,遭多個政黨強烈反對。性文化學會、明光社等多個基督教團體亦透過不同渠道向當地政府發聲。
-
書展新書《我和我的孩子怎麼了》 青年主角現身分享網絡沉溺重生實錄
青少年網絡沉溺問題持續受到社會關注,香港基督教服務處7月17日在香港書展基督教坊「有Say廣場」舉辦分享會,邀請過來人現身説法,並請來精神科醫生分析青少年沉迷網絡的原因。
-
韓國最新民調: 8成受訪者不信「同性戀是天生的」
韓國研究機構「輿論」 新近完成一項性少數羣體認知度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越來越多人認為同性戀取決於社會環境和個人選擇決定的,而非「生來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