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中國政府組織表示,亞洲國家是時候推行廢除具有爭議性的「一胎化政策」,並且到2015年允许一個家庭至少有2個孩子,2020年取消生育限制。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China Development Research Foundation)官方發言人謝夢(Xie Meng)説:「中國為了這個政策已經付出了巨大的政治和社會代價,該政策已導致如社會衝突、高額的管理成本,並直接導致長期性的男女比例失調。」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口已超過10億人。中國從1978年開始在大部分地區實施「一胎化政策」,旨在控制人口增長、減少貧困人口和依靠政府的人口。
據《美聯社》報道,很多人説可以研究出其他的選擇而不是政府阻礙家庭自然地計劃和發展。中國國家人口及計劃生育委員會(China\'s National Population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保留這個有爭議性的計劃,沒有立刻回應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的報道。
北卡羅萊納加州大學 Chapel Hill 的社會學助理教授蔡永(Cai Yong)説:「雖然還不知道中國還要多久才會改變『一胎化政策』,但是新的變化證明改變正在來到。」
「新頒佈的政策表明『一胎化政策』的改變是必然的。」現在在中國上海復旦大學做訪問學者的蔡永説,「改變正在進行,但是我們不能預測什麽時候會改變。 」
雖然「一胎化政策」很普遍,但是還是有一些例外的規定。例如:如果第一個孩子是女孩,農村家庭允许有兩個孩子;另外,若夫妻雙方都來自獨生子女家庭,也可以有兩個孩子。
當很多中國國民表示希望看到「一胎化政策」改革時,中國政府在11月份將要進行10年一次的換屆選舉,可能會考慮暫時不改這些政策。蔡永説,新政府在穩定下來期間有可能會將此大幅度的改革放到次要的位置,而且目前還不清楚新的領導者們是否願意放寬或廢除這些政策。
中國政府一直為「一胎化政策」辯護説,政策積極地影響了中國的經濟,幫助很多人走出貧窮。但基督徒和人權積極分子卻認為,官方在執行這些政策的同時常有強制墮胎和絕育的情況。
中國政府設法獎勵只有一個女孩的家庭,為了打消這些家庭想多生一個男孩的打算。但是大部分國民都認為,現在是全面廢除這些政策的時候,恢復家庭決定是否要孩子的權利。
「他們應該早就改革這項政策。」北京人民大學人口統計學教授顧寶昌(Gu Baochang )説,「但是改革總是受阻、推遲。」
-
香港一牧者解析「離堂文化」 敦促傳統教會自我改革
研究歷時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會普查》數據上月底發佈,引發關注,顯示香港教會正面臨明顯的「離堂趨勢」。
-
在教會談論政治可以嗎? 台灣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議題難以避免,對「教會裡對是否應該談政治」的問題,眾説紛雲。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羣體中面對政治討論?台灣基隆教會本堂傳道莊迺民近日在YouTube頻道提出三大思考重點供信徒參考。
-
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與新教信徒
根據德國「世界觀信息服務」(Fowid)研究小組2024年最新公佈的調查結果,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使得無信仰人羣成為該國最大的「宗教」羣體。
-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4月1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新規例於5月1日起施行。這是2010年後,宗教局再次修訂《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管境內外國人的宗教信仰活動。
-
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祝福同性伴侶:教宗離世留下的爭議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剛過去的復活節星期一清晨離世,他在任時與中國政府簽署《中梵雙方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簡稱《中梵協議》)引來主教任命問題,而批准神父為同性伴侶祝福亦備受福音派人士抨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