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消息】住在泰國北部與緬甸交界山區一羣原屬「國軍」的華人及其後裔,他們大多沒有身分證、不知國籍歸屬。沒有身分證無法找工作,又處於貧窮、與世隔絕的環境中,為了求生存,有些人就去販毒,有的人還染上毒癮,久而久之就形成毒品村。
一位戒毒過數十次的泰北華僑後裔張雨,在信仰的幫助下最終戒毒成還成為牧師,他和來自台灣的卓映雪共結聯理,兩人在毫無分文、言語不通之下,只憑著信仰與信心推展「福音戒毒」,打造了泰北「新生命福音戒毒中心」。來此的戒毒者大多沒工作,攜家帶眷進駐,慢慢形成戒毒村及學生中心,那裡種菜、養豬自己來,孩子在這兒受教育、學華語,造福了數千位戒毒者和他們的下一代。
而一位自稱是「吃不了苦,無法忍受鄉下生活的公子哥」的台灣媒體記者孫暐皓,無意間因為一通採訪的邀約,結識了泰北;三百天後,他卸下記者身分,以基督徒志工的名義來到泰北,擔任不支薪的華語老師,並將這地的故事記下,見證了異域孤軍的歷史悲劇,及釵h基督徒的無私大愛。
將於五月份由商周出版的新書《泰北愛無間》,從記者孫瑋皓的親身經驗帶領讀者一探泰北獨特的異鄉風情,並其中不變的福音大能。「愛呆西非連加恩」作者連加恩特別在推薦序中寫道「誠心推薦它,除了因為作者是一位專業媒體人,擁有雄厚的人物側寫,…最因為這段旅程不是電視台的長官派去的,而是愛泰北也愛暐皓兄的上帝安排的。難怪讀起來不一樣。」
備註「新生命戒毒中心」與台灣愛鄰社區服務協會合作,已幫助了一千兩百多位吸毒者及家屬重建人生,靠著基督信仰的力量與同伴戒毒成並提供生活技能培訓及華語教育,讓被毒癮破壞的家庭有新希望。在台灣善心民眾不斷的愛心捐輸之下,中心如今十年有成,在湄公河畔建立了八個據點,繼續服務當地的弱勢家庭。
精彩試讀:兩條命一顆心
-
《重審基督》作者史特博新書拆解瀕死個案 引證天堂存在
著名基督教作家的史特博(Lee Strobel)出版新書,以全新視角剖析瀕死經歷、神秘夢境等現象,作為不同宗教背景人士及基督教懷疑論者接觸基督教信仰的一個窗口。
-
劉彤牧師證道中剖析基督徒的「瑪利亞情結」與「馬大困境」
劉彤牧師在證道中剖析教會中常見的兩大信仰困境——「瑪利亞情結」(過度追求屬靈表象,輕忽實際行動)與「馬大困境」(忙於事工卻失去喜樂)。他強調,信徒應明白神的呼召、發掘聖靈恩賜,並在「熱情與世界需要相遇」的地界上忠心服事。
-
皮尤研究:白人福音派仍是特朗普最堅定支持羣體
皮尤研究週一(4月28日)發布的報告顯示,72%的白人福音派肯定特朗普的執政表現。皮尤宗教與公共生活項目研究員奇普·羅託洛指出,「白人福音派在各項議題的支持率上顯著突出,該羣體絕大多數認可現政府的施政方向。」
-
「5.1全球工作信仰日」洛桑及福音派聯盟聯合推出眾多華人機構響應
洛桑及WEA推出的「全球工作信仰日」(GDFW)將於明日五一勞動節首次啟動,在全球50多個城市同時舉行,以祈禱和慶祝活動在職場中點燃信仰。
-
台灣牧師吳惠蘭呼籲全球宣教更多包容女性、青年領袖及華語教會羣體
在近日於巴拿馬舉行的COALA3.0(非洲、拉丁美洲與亞洲基督領袖會議)上,來自台灣的吳惠蘭牧師作為全球宣教領導層中的年輕聲音,為大會帶來嶄新視角。她呼籲全球宣教運動的未來需要更多包容女性、年輕一代及華語教會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