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牧師吳惠蘭呼籲全球宣教更多包容女性、青年領袖及華語教會羣體

wu hui lan
來自台灣淡江教會的吳惠蘭牧師在COALA3.0大會。 Christian Daily

在近日於巴拿馬舉行的COALA3.0(非洲、拉丁美洲與亞洲基督領袖會議)上,來自台灣的吳惠蘭牧師作為全球宣教領導層中的年輕聲音,為大會帶來嶄新視角。她在接受Christian Daily International(CDI)專訪時強調,全球宣教運動的未來需要更多包容女性、年輕一代及華語教會羣體。

跨越地極的宣教視野

吳惠蘭牧師在台灣本地教會牧會,同時積極參與年輕世代培育、植堂及教會更新事工。她提到,台灣教會中女性擔任領袖並不罕見,而她此次能參與COALA3.0,得益於教會與英語及韓語事工網絡的緊密連結。

wu hui lan
吳惠蘭牧師在台灣淡水教會的侍奉。 淡水教會

「在台灣,我們常將拉丁美洲視為『地極』,但這次經歷讓我看見上帝心意的廣闊,」吳牧師分享道。從台灣到巴拿馬,不僅是地理上的跨越,更是文化、語言與協作方式的深刻碰撞。她坦言,台灣教會對多元語言的接納度仍有提升空間,而此次與拉丁美洲同工的相遇,讓她體驗到「上帝創造之美」如何在文化多樣性中彰顯。

謙卑與協作:跨代同行的宣教模式

讓吳牧師印像深刻的是,COALA3.0的資深領袖們展現出難得的謙卑。「他們雖是機構負責人,卻願意坐下來與年輕人平等對話,」她對比亞洲文化中常見的層級差異,認為這種「如朋友般的領導風格」值得學習。

作為少數在全會中分享東亞宣教議題的女性講員,吳牧師特別提到另一位曾擔任大型差會副主席的女性同工:「她無需刻意證明什麼,只是忠實地做自己,便發揮重要影響力——這對我們是極大的鼓勵。」

為實踐跨代同行,吳牧師特意帶領一位台灣年輕同工參會。她發現,共同應對洗衣、預備演講等日常挑戰,反而培育出真實的合作關系。「年輕世代的觀點值得我們傾聽,他們就是未來的領袖,」她建議,未來COALA會議應鼓勵每位資深領袖至少帶一位新興同工參與。

搭建亞拉教會的橋梁

吳牧師也看見亞洲與拉丁美洲教會,尤其是拉美華語羣體加強連結的迫切性。「拉丁美洲有許多華人社羣,他們使用西班牙語、葡萄牙語或中文,卻常在全球宣教討論中缺席,」她已開始向拉美及台灣的華語領袖分享COALA異像,期待未來會議能納入更多元代表。

展望COALA4.0,吳牧師期待看見更多不同年齡、性別與背景的領袖參與,並建議增設針對年輕同工的工作坊:「即使無法全程參會,重點環節的參與也能帶來改變。」

宣教需要每一代人的聲音

「上帝讓我成為聯結的橋梁,這無比珍貴,」吳牧師總結道。她希望自己的經歷能激勵更多女性和年輕基督徒——全球宣教並非少數人的事,而是需要每一代人共同譜寫。

(本文根據Christian Daily International對COALA大會現場報道及吳惠蘭牧師專訪整理,部分內容為符合中文閲讀習慣稍作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