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铨邦表示,很多信徒感到现实与教会宣讲落差很大,某些导师们或出于保护信徒免于社会现实的挑战,多鼓励他们参与教会事工或福音传讲,间接加强了圣俗二分的信念,严重的更可能让信徒在长期挫败感下变成信仰麻木,但这实在不是信徒之福。
所以他从福音书中找出耶稣牧养门徒时的情况,并指出牧养方向应该要"进入现场",他说:"生命的陶造是一个历程,有起有跌,在经历中学习及成长。"
为支持他的观点,他指出"召命"在圣经中大致有三层意义,包括一、从罪中回转,相信并跟随耶稣基督;二,在生活上实践行公义、好怜悯的教导;三、在世上活出上帝给个人的独特呼召。他相信透过定期或不定讲的面谈、小组、一起读经、祷告或不同方式的沟通能丰富及强化在职信徒于职场上各人生阶段的成长。
高铨邦专责推动职青牧养工作,近年尝试藉著以召命为本的个人生命导引牧养模式,以鼓励导师们实际地帮助在职信徒从实践召命的角度活出信仰见证的圣经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