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美聯社報道,美國眾議院外交關係小組委員會主席、民主黨議員蘭託斯指責這四家公司聚集了巨大的財富和權力,「但是很明顯沒有擔負起任何社會責任」。他説:「你們在中國令人憎惡的行爲簡直是恥辱。我不明白你們公司的領導層晚上怎能安然入睡。」
以這四家公司爲首的西方互聯網公司,近年來日益受到國際宗教及人權組織的指責,稱他們爲了進入中國市場賺取利潤,而向中國當局的網絡監控提供技術與合作。尤其是雅虎在過去一年來接連被揭出向中國政府提供電郵用户私人資料、導致一名記者與一名公務員被判重刑,以及Google上月開啓新版中國網站、自覺依照中國當局的要求過濾搜索結果,將全球各界對這一問題的關注和譴責推向高潮。
15日聽證會的主席、衆議院全球人權和國際行動委員會負責人克利斯•史密夫表示,這四家公司配合中國政府審查網絡是「令人憎惡的勾結」,他們在中國的運作幫助中國當局抹殺了異議人士的聲音。
當天出席聽證會的四公司代表,雖然沒有直接回答議員提出的問題,但為他們與中國政府合作的行爲作出了辯護,聲稱這一合作能使互聯網絡内容更豐富、並為中國用户增加資訊流動。微軟助理法務長傑克•庫姆霍玆説,微軟及其他網路公司與中國政府接觸的益處,遠遠大於限制資訊自由的壞處。Google公司代表施拉格則表示,他們決定過濾中國搜索引擎的舉動「並非是令我們感到自豪、或我們熱切渴望去做的。我們相信我們的做法最終將使中國用户受益」。
不過他們也承認,他們目前在網絡上設置的限制並不是最理想的做法,同時強調互聯網對於中國人民來説非常重要。這四家公司立場一致地表示,美國政府應介入此議題,因政府在推動人權方面應比企業有更大的空間。
史密夫議員指出,互聯網管理總會百密一疏,中國政府的設下的限制也可被駭客破解,因此聽證會的目的不僅是指責北京當局,更是要深入瞭解其中更複雜的問題。他計劃本週内向國會提出「全球網絡自由法案」(Global Online Freedom Act),規定美國網絡公司在海外經營的準則、禁止過濾政治或宗教方面敏感的用詞、以及有責任對用户説明他們過濾的情形。
而美國國務院則於14日宣佈成立「全球網絡自由特別小組」,從外交政策層面上關注網絡言論自由,並向聯合國、歐盟等國際及地區性組織、有關國家的政府表達這一關注。據美國之音報道,負責該小組的副國務卿夏納表示,美國政府的首要任務就是要確保互聯網信息在全球範圍內最大程度地自由流通﹐同時也要最大限度地阻止有關國家對網路言論的控制。她又特別提到中國最近的一些案例,承諾將繼續向中國政府表達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