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午飯就開始犯困,是很多人再熟悉不過的體驗了。要趕走瞌睡蟲,我們應該採取什麼行動呢?
有人通過吃甜點、麵包、餅乾、冰淇淋等高熱量、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來打消睏倦的念頭,可是這樣做是不明智的。這些食物會導致血液中的糖分急劇增加,雖然暫時補充了能量,讓你更有活力,可當血糖慢慢降低,大腦便開始出現不良反應,要麼頭痛,要麼情緒不穩,輕易發怒,或者腦子像沒了養料的機器一樣運轉不靈,經常分神,給下午的工作和生活著實添了不少亂。
另外,不吃早或午
同樣會導致犯困,它會使體內的血糖水平起伏不定,當血糖降到谷底的時候,也就是你昏昏欲睡的時候了。不過別擔心,血糖水平是完全可以保持平穩的,這樣解決午
後犯困也就順理成章了。
美國臨牀營養學專家朱莉婭‧菲茲傑拉德因此建議:
1. 保證規律飲食,確保一日三,
不缺,而且三
間可以安排兩到三次的零食時間。這樣可以避免暴飲暴食,也可以保持一定的血糖水平,不致忽高忽低。
2. 減緩身體對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方法就是每保證攝入一定的蛋白質和脂肪,在早
中加入穀物、堅果,在午
和晚
中加入高蛋白的雞蛋或魚。
3. 零食也要慎重選擇。放棄甜食,代之以更健康的食品,如堅果、乾果以及蔬菜。
4.選擇全麥食品。白麵包比不上全麥麵包,甜餅乾比不上粗糧餅乾。前者含糖更多,而後者含纖維更多。選擇含有纖維更多的食品,同樣可以減緩糖分的吸收。
[資料來源:搜狐健康論壇]
-
香港一牧者解析「離堂文化」 敦促傳統教會自我改革
研究歷時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會普查》數據上月底發佈,引發關注,顯示香港教會正面臨明顯的「離堂趨勢」。
-
在教會談論政治可以嗎? 台灣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議題難以避免,對「教會裡對是否應該談政治」的問題,眾説紛雲。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羣體中面對政治討論?台灣基隆教會本堂傳道莊迺民近日在YouTube頻道提出三大思考重點供信徒參考。
-
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與新教信徒
根據德國「世界觀信息服務」(Fowid)研究小組2024年最新公佈的調查結果,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使得無信仰人羣成為該國最大的「宗教」羣體。
-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4月1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新規例於5月1日起施行。這是2010年後,宗教局再次修訂《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管境內外國人的宗教信仰活動。
-
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祝福同性伴侶:教宗離世留下的爭議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剛過去的復活節星期一清晨離世,他在任時與中國政府簽署《中梵雙方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簡稱《中梵協議》)引來主教任命問題,而批准神父為同性伴侶祝福亦備受福音派人士抨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