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結束神學講座後,唐崇榮國際佈道團於週一早上,在台北懷恩堂舉辦了一場教牧講座,談論當代的「時代危機」,以及基督徒應如何處理及面對。
唐崇榮牧師開宗明義:「現今的時代危機是甚麼?」就是法律不公,伴隨著罪性的自由、慾念而來的放縱。唐牧師強調「法律」應以上帝的道為依據,唯有以上帝本性為基礎的「倫理」,及耶穌基督作為的「典範」,始是這時代危機的解決之道。
世代的終極危機:「尊貴中不醒悟」
唐牧師特地針對時代危機做講解,時代危機除了法律鬆綁外,諸如經濟、科技、道德和環境破壞等危機。其中經濟的危機,自十九世紀興起的馬克斯主義,期釩堨腄u平等天國」的夢想,但隨著二十世紀的烏託邦、共產主義的瓦解,廿一世紀又回復到「貧富懸殊」的時代,貧者愈貧、富者愈富,因而埋下嫉妒、貪婪,甚至革命的種子。
沒有任何偉大的文明,不是從內部開始瓦解,每當道德信念的崩潰都會造成行為、社會的混亂。同樣,在教會裡頭「甚麼攔阻著傳福音的門?」就是因著懼怕而固守在禮拜堂中,唐牧師表示,要有「絶對不懼怕的精神」,而使得基督的教會在面對困難時都不會衰微。
最後,唐牧師總結最根本的危機,就是人性的危機,扔掉了上帝的形象、道德標準和永恆價值,換句話説,就是對上帝沒有敬畏、對已沒有約束、對人沒有憐憫、對法律沒有尊重,乃至對世界沒有愛心,而追根究底的終極危機,就是陷入「在尊貴中不醒悟,就如死亡的畜類一樣」的無知當中(詩49:20)。
自我限制的上帝,成了我們典範中的典範
面對著歷史的巨輪,唐牧師強調唯有《聖經》是上帝向著偶存的人發出自我的啟示。因此,我們要從「永恆的視角」來看偶存的世界或危機,基督徒作為這時代中見證主的人,理應以明光照耀來改變這個世界。從永恆的視角來看偶存界,是基督信仰僅有的,這正是與別的信仰、宗敎、哲學不同的地方。
然而,「唯一解決之道,就是仰望、效法上帝」,他坦言我們的上帝是一位自我限制的神,在無限的能力中願意「設限」,並進入偶存界中啟示、限制自己。上帝是絶對永恆、自由的本體,但是卻在不違反祂的道德本性而自限,對比人類出於自私、貪婪而濫用、放縱的自由,唐牧師坦言,就是那位甘心樂意自限的上帝,成為了我們永恆的盼望,照亮這世界的光,並作為我們祝福的源頭。而這位自我限制的上帝便成為了典範中的典範,而一切問題的關鍵,就是把人帶回《聖經》,唐牧師説。
在變動不居的時代中,唐牧師以「你們知道分辦天上的氣色,倒不能分辨這時候的神跡。」勸勉基督徒不僅要行愛,還要察看上帝的旨意與歷史的需要,不僅對時代有所認識,更要有超時代的貢獻。他坦言教會領袖作為這世代的先知、主的僕人,理應不斷去擴張視野,而非地盤,不能只限於一己利益、權柄,而流於世俗的無知、卑微,他重申具先知者性的領袖們要站在守望台前,在永恆的智慧、上帝的計劃、聖靈的引領下作上帝在這時代中的見證人。
此次的講座讓眾多牧長們皆感到受益良多,時代結合真理的教導更讓現場受益匪淺,唐崇榮牧師亦針對與會眾的疑難作出回應,此次第廿二屆唐崇榮牧師神學暨教牧講座亦到此圓滿結束。
-
香港一牧者解析「離堂文化」 敦促傳統教會自我改革
研究歷時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會普查》數據上月底發佈,引發關注,顯示香港教會正面臨明顯的「離堂趨勢」。
-
在教會談論政治可以嗎? 台灣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議題難以避免,對「教會裡對是否應該談政治」的問題,眾説紛雲。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羣體中面對政治討論?台灣基隆教會本堂傳道莊迺民近日在YouTube頻道提出三大思考重點供信徒參考。
-
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與新教信徒
根據德國「世界觀信息服務」(Fowid)研究小組2024年最新公佈的調查結果,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使得無信仰人羣成為該國最大的「宗教」羣體。
-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4月1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新規例於5月1日起施行。這是2010年後,宗教局再次修訂《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管境內外國人的宗教信仰活動。
-
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祝福同性伴侶:教宗離世留下的爭議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剛過去的復活節星期一清晨離世,他在任時與中國政府簽署《中梵雙方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簡稱《中梵協議》)引來主教任命問題,而批准神父為同性伴侶祝福亦備受福音派人士抨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