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艾瑞里12月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美国不知道中国政府在布殊总统访华期间对大批异议人士进行了打压。
会上一名记者提出,根据几个国际、中国人权组织及大量新闻媒体的报道,布殊总统早前访华时,中国当局拘捕、软禁了上百名异议活动人士,或以其它手段禁止他们表达意见;而就在布殊总统参加缸瓦市教堂的礼拜时,至少30名希望向布殊表达人权和自由呼声的信徒在赶赴教堂的路上被逮捕,但美国政府对此却没有任何公开表示。
艾瑞里回答说,他从来没看过有关这些事件的报道,而人权问题一向以来都是美中对话里的重点议题:"我想,你也很清楚,美国政府在中国人权问题上一向直言不讳。只要我们相信发生了会对所有人——也包括中国人,理应享有的基本人权造成侵害或践踏的事件,我们就会加以谴责。"他又表示,宗教自由问题是美中之间一直都定期探讨的问题。
他最后承诺对记者所提的状况加以了解,必要时会作出回应。
此前据多方媒体报道,布殊总统11月19日抵达北京,展开对中国的40小时访问之前,中国政府对家庭教会领袖、民运人士、民主作家、维权志愿者、律师等与政府意见有冲突的人士进行了大规模的拘捕、软禁、监视、或强行遣送离京。这些人当中包括中国家庭教会领袖张明选牧师、蔡卓华牧师案件辩护律师张星水、家庭教会信徒华惠奇、齐志勇等。他们在布殊结束访华后陆续得到释放,但具体情况仍不得而知。
而陪同布殊访华的美国国务卿赖斯,则在行程中对记者表示美国政府会关注中国对这些异议人士的打压,并就此向中方"大力"抗议。不过《芝加哥论坛报》报道说,赖斯此番承诺之后,美国国务院和政府并没有公开作出任何举动。
美中第二回合高层对话将在今明两天(12月7、8日)于首都华盛顿举行,分别由美国副国务卿左立克、中国副外长戴秉国领军。这一对话第一回合的内容包括经贸、人权及民主改革的议题,而关于第二回合的对话,艾瑞里在昨天答记者问时表示将涉及"非常广泛而富有战略性的"议题。
-
85岁华人名牧唐崇荣下周赴俄罗斯巡回布道 深入中亚挑战福音硬土
著名华人布道家唐崇荣牧师将于下周开启俄罗斯巡回布道之旅,以85岁高龄奔赴四城十场聚会。十场聚会中七场以华语主讲,三场采用英语宣讲并同步翻译成俄语及乌兹别克语,旨在突破语言壁垒触及更广群体。
-
更多青少年意识到社交媒体弊端 却难言"戒断"
虽然当代青少年不再热衷成为网红,但TikTok和YouTube已成为他们观察世界的"数字窗口"。皮尤研究中心最新调查显示,越来越多青少年认识到社交媒体的负面影响,但距离大规模远离这些平台仍为时尚早。
-
西方主导时代即将终结?亚洲领袖呼吁建立新型教会伙伴关系
在巴拿马举行的第三届"基督超越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COALA 3.0)全球大会上,马来西亚卫理公会荣休主教华勇博士发出强烈呼吁,敦促全球南方教会领袖承担全球宣教使命的领导责任,并建立不受西方神学主导或财务依赖的真正伙伴关系。
-
梵蒂冈历史首次 教宗方济各葬礼使用普通话祷文
天主教已故教宗方济各葬礼上的四句中文普通话祷文创造了历史。作为耶稣会的一员,方济各似乎决心追随早期耶稣会传教士前往中国的脚步,并希望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
记者揭跨性别产业内幕:超人类主义、企业政治利益合作圈
一篇深度报道揭示,美国富商和企业在推动跨性别产业的背后,可能暗藏著一个更大的动力——推进超人类主义(transhumanism),以及无穷的经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