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聲癌症關懷出版華語關懷系列CD

為了幫助喪親或經歷生命重大失落的華裔朋友,角聲關懷在2013年3月正式出版「因為愛,所以走過悲傷」華語關懷系列CD。有意者可到角聲關懷網站cancer.cchc.org試聽購買。

「角聲癌症關懷」已於3月2日舉辦了「陪您走到最後——生命末期關懷及安寧療護」講座,得到了積極的反饋。爲瞭解答更多疑問,角聲癌症關懷資深社工師陳維珊錄製了這套CD,幫助有需要的華裔朋友學習生命末期安寧療護的相關知識。

由於語言的限制,以及華人文化含蓄的情緒表露,對於尋求心靈協助經常相當猶豫隱諱,在親人過世後,很難在現有的主流社會所提供的喪親支持與輔導資源中得到需要的協助。

角聲癌症關懷希望透過這套CD專輯幫助他們有機會探索內心不敢公開或不知如何説出口的傷痛,並且認識內心未處理的悲傷對個人身,心,靈健康與家庭人際關係的負面影響,以及瞭解如何深藏內心的孤苦與哀痛感受,重新找回生命喜樂的能力。

「因為愛,所以走過悲傷」整套專輯由六張CD六個主題構成,彼此循序漸進相互連貫, 結合理論與實際的臨牀輔導例子,希望能更貼近喪親者的經驗與感受。CD附有中英對照的主題大綱,這六個主題包含,

第一講:當傷慟來臨時 ─ 認識失落與悲傷對身心靈,行爲與人際關係的影響。
第二講:我的悲傷有結束的一天嗎? ─ 瞭解經歷悲傷的心理過程。
第三講:那些難以言喻的哀慟 ─ 找出使我們無法正常處理悲傷的阻礙。
第四講:步向療癒的開端 ─ 勇敢面對失落的事實。
第五講:有些話,沒來得及對你説 ─ 釋放我們與逝者之間存在的遺憾。
第六講:在生命的轉彎處眺望 -- 新(心)的計劃,新(心)的可能,新(心)的希望。
  • 十年體悟:一位牧師從規律運動中構建的「運動神學」

    十年體悟:一位牧師從規律運動中構建的「運動神學」

    現代人生活在一個屏幕主導的時代,久坐不動是常態。大衞·馬西斯牧師(兼作家)經過十年規律運動與靈性默想,開創性地提出「運動神學」——基督教的運動觀。其新著A Little Theology of Exercise(中文暫譯《運動神學簡論》)將聖經智慧與現代運動科學相融合,為基督徒提供了一套身心合一的健康實踐指南。

  • 新基因工程技術誕「三人DNA嬰兒」用人類胚胎實驗引倫理爭議

    近日一項基因工程技術的新突破引起了科學家和基督教倫理方面的的擔憂。英國使用三人的DNA創造嬰兒以預防致命的遺傳性疾病,據悉過去五年內已有8名「三人DNA寶寶」出生——除父母DNA外,這些嬰兒身上還會有0.02%來自另一位女性的遺傳物質。

  • 可持續宣教研討會:「關係優先」成21世紀新模式

    「2025可持續宣教研討會」7月19日在香港揭幕。香港差傳聯會羅兆麟牧師指出華人教會半世紀宣教迷思:追求數字、各自為政,形成「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現象。他疾呼「關係」才是永續關鍵,強調大使命需以整全福音重建人神連結,翻轉傳統量化思維。

  • 全球華人宣教會議綫上舉行 聚焦21世紀門訓與契機

    第五屆全球華人宣教網絡會議於2025年7月6至12日舉行,今年以「華人教會的門訓與契機」為主題,涵蓋兒童與青少年事工、長者、聖經研讀、保羅書信、啟示錄及現代科技(如AI)等多個面向。會議由馬來西亞聖經神學院海外校友會所設立的「信望愛宣教動員中心」主辦,為自2021年以來連續第五屆舉辦的全球華人網絡宣教會議。

  • 被禁普林斯頓大學女子田徑賽 跨性別運動員興訟

    一名自認為女性的男性運動員,因被取消女子田徑賽的參賽機會,現正向普林斯頓大學及相關體育官員提出索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