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設計論的論證--與進化論對質」

科學家盼將「科學與信仰不衝突」的觀念帶入中國
edu_20060511_cells.
智慧設計和進化論的議題繼續引起信徒熱烈的討論,惠敦學院生物學系資深教授潘柏滔5月8日在香港建道神學院和五旬節聖潔會永光堂合辦的「智慧設計論的論證--與進化論對質」上主講。

專研微生物及分子遺傳學的潘博士博士,為紐約州立大學生物學博士、美國惠敦學院文學碩士,曾出版多本書籍及超過五十篇學術文章,包括有關基督教信仰與科學方面的專論,著有《進化論:科學與聖經衝突麼?》及《遺傳工程與人的未來》等中文書籍。2月份美國500多名科學家簽署公開聲明宣明對「進化論」存疑,潘柏滔教授就是其中一位。

會上潘博士講解了150多年的進化論在21世紀面對的挑戰,其中包括「熱工動力第二定律」難以用進化論解釋;無生物轉變爲有生物是未能解釋的難題;DNA基因的發現生物是有資訊的,2003年美國出版一個科學議題「人類基因藍圖構造」,追尋的就是一個設計而不是進化;「不能簡化的複雜系統」不能用進化論解釋;古生物演化中的發現在一個非常短時期如爆炸般出現了釵h物種包括無脊椎動物,但是無脊椎動物能在1分鐘的時間内「進化」而成難以令人信服。

在回應中,麥建華博士提到現在智能設計這個課題因爲還沒有正式得到學術研究的資金,也沒有在科學文獻上刊登,表示智能設計還沒有被學術界承認。郭鴻標博士講到智能設計反對廣義的進化論,並不是反對微進化;智慧設計理論針對的不單是「進化論」更是進化論背後的唯物主義;信仰和知識互相推動,聖經説「本於信,以致於信」,因爲信我去理解,所以對於神的創造也是“Faith, seeking, understanding”的過程。

潘博士總結時候以聖經中大衞面對哥利亞的戰爭做比喻説,哥利亞好比進化論,我們與進化論的戰爭,需要上帝賜給的那一顆石頭和擊中核心點。對於智慧設計的研究,他期望更多有使命感的基督徒加入。釵h宗教人士開始注意到智能設計,美國500多名科學家簽署表示對智能設計是開放的態度,其中最多為基督徒;他期望除了北美之外,有更多國家甚至是大陸的研究人士參與,更會藉此將「科學與信仰不衝突」的觀念帶入大陸。

建道神學院在當日5月8日上午舉行了「既創造、又進化?」的教牧講座,5月9日舉行了「複製人對信仰的挑戰」講座。



  • 十年體悟:一位牧師從規律運動中構建的「運動神學」

    十年體悟:一位牧師從規律運動中構建的「運動神學」

    現代人生活在一個屏幕主導的時代,久坐不動是常態。大衞·馬西斯牧師(兼作家)經過十年規律運動與靈性默想,開創性地提出「運動神學」——基督教的運動觀。其新著A Little Theology of Exercise(中文暫譯《運動神學簡論》)將聖經智慧與現代運動科學相融合,為基督徒提供了一套身心合一的健康實踐指南。

  • 新基因工程技術誕「三人DNA嬰兒」用人類胚胎實驗引倫理爭議

    近日一項基因工程技術的新突破引起了科學家和基督教倫理方面的的擔憂。英國使用三人的DNA創造嬰兒以預防致命的遺傳性疾病,據悉過去五年內已有8名「三人DNA寶寶」出生——除父母DNA外,這些嬰兒身上還會有0.02%來自另一位女性的遺傳物質。

  • 可持續宣教研討會:「關係優先」成21世紀新模式

    「2025可持續宣教研討會」7月19日在香港揭幕。香港差傳聯會羅兆麟牧師指出華人教會半世紀宣教迷思:追求數字、各自為政,形成「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現象。他疾呼「關係」才是永續關鍵,強調大使命需以整全福音重建人神連結,翻轉傳統量化思維。

  • 全球華人宣教會議綫上舉行 聚焦21世紀門訓與契機

    第五屆全球華人宣教網絡會議於2025年7月6至12日舉行,今年以「華人教會的門訓與契機」為主題,涵蓋兒童與青少年事工、長者、聖經研讀、保羅書信、啟示錄及現代科技(如AI)等多個面向。會議由馬來西亞聖經神學院海外校友會所設立的「信望愛宣教動員中心」主辦,為自2021年以來連續第五屆舉辦的全球華人網絡宣教會議。

  • 被禁普林斯頓大學女子田徑賽 跨性別運動員興訟

    一名自認為女性的男性運動員,因被取消女子田徑賽的參賽機會,現正向普林斯頓大學及相關體育官員提出索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