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少年牧养一直是教会关注的事工之一,但有研究调查发现59%基督徒在15岁后就离开教会,归纳原因在于教会限制过多、基督教排外、教会对性议题充满批判、对怀疑信仰的人不友善等。
教会与信徒生活没关联
为深入探索年青基督徒信仰发展及在社会面临的挑战,民调机构巴纳(Barna Group)展开一项名为"5年研究计划"(five-year project),计划由8个国家共同参与,研究对象包括采访青少年、家长及资深牧者等了解年青人离开教会的原因。调查发现59%的青少年15岁后不再到教会,并归纳出6个主要原因。
报告指出,"教会限制过多"是首因,四分一介乎18至29岁的受访者表示,基督教把他们平常所做的事及教会外的一切事物妖魔化,教会没有考虑到现今世代的情况,对年青人喜好的电影、流行音乐和电玩等事情过度干涉,并且经常以圣经中的刑罚审判恐吓信徒。
其次的原因依次序是,到教会很无聊;信仰跟他的职业不相关,也不是他的兴趣;搞不清楚圣经讲什么;讲得不够多;从来没有在教会中经历过上帝。
报告指出,第三个原因是教会与科学互相对立。四分一认为基督教是反科学;三分一受访者认为教会与现实生活中的科学已脱节;35%的人觉得基督徒太过自信
以为自己知道有关世界所有的答案;23%的人认为教会不允许信徒针对进化论与创造论来讨论。
报告又指出,40%的受访者认为教会教导有关性的议题落伍过时,17%的年青基督徒感到犯了错后被教会的人指指点点。研究指出,对许多年青基督徒来说,最主要的内心冲突是如何在大环境中过著教会所期待的圣洁生活,但大部份年轻基督徒的性生活与非基督徒一样,不能分别为圣。
还有一个原因是,年青人不喜欢基督教排外。美国的年青人已经形成一种尊重、包容、开朗与接受不同事物的文化,因而对于性、宗教、权威科学等妥协,为了找到彼此间的共同点掩盖真正的差异,或在某种程度上向对方的想法妥协。
故此,有29%的受访者认为教会害怕其他宗教信仰,并且强迫他们在信仰与朋友之间做出选择;22%受访的"前基督徒"认为教会像一个只欢迎业内人士的俱乐部。
最后,报告表示,已离开教会的受访者觉得教会不容许人表达怀疑和接纳他们。至于其余离开教会的原因是教会提供不到帮助,例如生活压力;解答信仰疑问、情绪问题、人际关系等。
教会只顾磨面粉
在香港年青人离开教会亦是教牧著紧的问题,有教会传道陈重钧在"信仰百川"发文表示,过去二十年教会进行多样福音遍传运动,有半数30岁以下的年青人曾上过教会,但进入教会后生命停滞不前,当在教会内外遇上困难,而信仰回应不到人生答案就会离教。
他指出,信仰是一个"研经、造神学、造生命或磨练生命、实践、转化社会"的过程,他将这个过程比喻作"磨面粉、造面包、派面包"的过程,可惜教会现况是每周不断在磨面粉,造面包的人很少,因而信徒的神学训练和灵命都差,更少人去派面包,而很多教会精英只是在追求如何磨更上等的面粉,甚至连教导磨面粉的人本身都饥饿。
他认为,磨面粉磨到够用清楚准确便足够,应花多些时间造面包和派面包,教会就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