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專訊】9月19日,莊祖鯤博士「追求卓越」佈道會在灣區活水基督教會如期開始。他説,追求卓越不等於追求成。因為卓越和成
有不同的含義。莊祖鯤博士首先指出了本次佈道會的目的,講説基督徒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胸懷大志(Ambition)
人都是帶著罪出生的,人在很小的時候就顯露出自私和佔有欲。莊祖鯤講了自己帶外孫的經歷。外孫雖然只有一歲,但是已經顯出了強烈的自我。大人不讓去車道上跑,危險,可小孩子就一定要去。有其他小朋友做客的時候,他首先要把自己的玩具死死的抓在手裏,生怕別人拿去玩,不願意分享。小孩子生來就是一個小罪人。
成年人看小孩子的行為會認為非常幼稚,可是成年人也是過著這種充滿自私和佔有欲的生活。真正走過人生道路回頭查看的人,會發現成人和小孩子沒有兩樣。莊祖鯤通過一個個生動的例子,細數了人類生活的幼稚。
基督徒的生活和非基督徒的生活是絕對不同的,基督徒所追求的是一個榮耀神的生活。威廉克里(William Cary)生活的告白是:期待神能做大事,竭力為神做大事(Expect great things from God, attempt great things for God)。莊祖鯤舉了威廉克里生活的例子。威廉克里是沒有讀過書的鞋匠,為了學習聖經,學習路德、加爾文的著作,自學了拉丁文、法文等語言,成為少有的博學之士;為了在印度宣教,四十幾年自學加爾各答語等38種印度不同語言,翻譯該語言的聖經,對印度作出極大的貢獻,取得驚人的空前成就。基督徒的「大志」是為神做大事。
放下重擔(Burden)
奧運會跑百米的人很多都沒有頭髮,身體沒有一點贅肉,把能剪除的都剪除了,為的是更快的衝刺。基督徒的生活也是這樣的,要放下所有的重擔,這樣才能更快的前進。基督徒的生活中不是沒有困難,沒有錯誤,但是基督徒是勇於承認自己,尋求神的人。基督徒要靠著耶穌的福音,放下重擔。
仰望基督
追求卓越的過程中要仰望基督,依靠基督的恩典和能力。追求卓越的過程當中可能會遇到很多挫折,苦難,但是仰望基督可以得勝。靠著基督的生活不再是痛苦艱難的生活,而是喜樂感謝的生活。
直奔標杆
追求卓越不進則退,永遠沒有完成式。不要因為過去的成而驕傲,也不要因過去的失敗而自卑自憐,要忘記過去,努力面前。神對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呼召,尋求神的計劃,幷且竭力去完成。
最後莊祖鯤博士見證了自己走向全職侍奉的過程。莊祖鯤本是西北大學化工博士,後做過新竹的國家級工業技術研院化工研究所高級研究部門主管。89年「六.四」 事件使他受中國青年為生命尋求方向之熱誠所感,幷有鑒於海峽兩岸面臨信仰及道德的危機,禱告一年,確認神的帶領。1990年,回應神的呼召,辭去高薪職務,來美攻讀神學,現在美國麻州波士頓牧會迄今。
20日下午7時30分、21日上午11時,莊祖鯤還將繼續在活水基督教會講説「生之追尋」和「不斷成長的生命」。
-
《重審基督》作者史特博新書拆解瀕死個案 引證天堂存在
著名基督教作家的史特博(Lee Strobel)出版新書,以全新視角剖析瀕死經歷、神秘夢境等現象,作為不同宗教背景人士及基督教懷疑論者接觸基督教信仰的一個窗口。
-
劉彤牧師證道中剖析基督徒的「瑪利亞情結」與「馬大困境」
劉彤牧師在證道中剖析教會中常見的兩大信仰困境——「瑪利亞情結」(過度追求屬靈表象,輕忽實際行動)與「馬大困境」(忙於事工卻失去喜樂)。他強調,信徒應明白神的呼召、發掘聖靈恩賜,並在「熱情與世界需要相遇」的地界上忠心服事。
-
皮尤研究:白人福音派仍是特朗普最堅定支持羣體
皮尤研究週一(4月28日)發布的報告顯示,72%的白人福音派肯定特朗普的執政表現。皮尤宗教與公共生活項目研究員奇普·羅託洛指出,「白人福音派在各項議題的支持率上顯著突出,該羣體絕大多數認可現政府的施政方向。」
-
「5.1全球工作信仰日」洛桑及福音派聯盟聯合推出眾多華人機構響應
洛桑及WEA推出的「全球工作信仰日」(GDFW)將於明日五一勞動節首次啟動,在全球50多個城市同時舉行,以祈禱和慶祝活動在職場中點燃信仰。
-
台灣牧師吳惠蘭呼籲全球宣教更多包容女性、青年領袖及華語教會羣體
在近日於巴拿馬舉行的COALA3.0(非洲、拉丁美洲與亞洲基督領袖會議)上,來自台灣的吳惠蘭牧師作為全球宣教領導層中的年輕聲音,為大會帶來嶄新視角。她呼籲全球宣教運動的未來需要更多包容女性、年輕一代及華語教會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