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基督教来华史 伍伟亨促教会重寻"现代灵性型态"

chinese bible
chinese bible

华人神学工作者伍伟亨博士撰文"下一思路",分析了基督教自十九世纪以来在华人社会遇到的问题,并对香港教会未来的路向提出建议。

现代化与宗教消亡

十九世纪开始,西方各国踏上现代化之路,而伟大的宣教时代也由此开展。伍博士指出"现代化"几乎等同于"世俗化",也有"去魅化"的含义,而宗教也因而失去价值︰"对不少人而言,灵魅与宗教是一体的两面,去除灵魅也正是宗教消亡的判语,一个没有宗教的世界将指日可待。"

基督教在这背景下传入中国,在混乱的时局中,不少留学海外的华人领袖在追求现代化之时也对基督教基生了敌视思想。现代化在欧洲带来了政教分离,亦对基督教在华人社会的传播带来重重障碍。

从理性文化转投入现代社会

香港教会在这文化环境中趋向理性化。牧者们都努力去回答"如何证明神的存在?"和"如何证明耶稣真个复活?"一类问题,试图将宗教理性化。但伍博士认为香港教会是"覆蹈著西方特别是福音派教会的轨辙",他建议教会要明白宣讲对象的真正疑问,认清现今香港与十九二十世峦欧美思潮的差异。

他又提出二十世纪末的宗教回归现象指"现代化并不必然去宗教化",现在要做的不是盲目以理性证明信仰的真实,而要认清宗教在当代社会的价值,提供一个足以对应现代生活的"灵性型态"。

教会不应从社会中抽离,而应该紧握圣经的真埋与公义,积极参与社会道德与文化的建构,这样才能让宗教进入现实生活之中。

在中国传教必须解答的难题

作为当代的基督教的重要宣教对象之一的中国的发展也受到关注。近年中国从历史的种种失败中走出,并在经济及社会发展上取得不少成功,而国人也渐渐对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重拾信心。在这情况下,伍博士提出一个古时来华传教士和现今教会都必须面对的难题︰"在固有的儒释道中,中国的骚人墨客已经找到灵魂栖息之所,为甚么还要问道于与我们心性迥绝的基督宗教?"

中国文化有其优良及值得国人自豪之处,然教会必须解答以上的难题,才能让基督教真正在国内传扬。
(伍伟亨文章刊于iQuest)

  • 背诵圣经的力量——写在

    背诵圣经的力量——写在"全美圣经比赛"之后

    《纽约时报》2024年11月报道了在佛罗里达州奥兰多举行的第16届"全美圣经比赛"(National Bible Bee)。约360名儿童和青少年齐聚一堂,参与这项比赛,其口号是:“认识神的话语,并使祂被人认识。” 对于许多非基督徒乃至基督徒来说,最令人惊叹的是,在15至18岁组别的比赛中,参赛者需记忆近1,000节经文,总计超过20,000个单词。

  • 《大卫王朝》:大卫王的传奇即将登陆 Prime Video

    讲述圣经人物大卫从少年成长为以色列历史上最伟大君王的剧集,《大卫王朝》(House of David),将于 2 月 27 日通过亚马逊 Prime Video 全球上线。

  • 孙东升牧师:基督徒如何合宜看待川普和白宫信仰办公室

    近日,华人牧者孙东升在其针对川普和“白宫信仰办公室”的评论中提醒基督徒要有合宜的看法,他提醒道:“基督信仰从来不是靠国家权力推动的,教会的复兴是依靠信徒忠心地持守圣经真理。”

  • 全明星赛林书豪重返NBA球馆:我拥有一段充满奇迹和祝福的篮球生涯

    2025年NBA全明星赛落下帷幕,这场汇聚联盟顶尖球员的年度盛会不仅让球迷大饱眼福,也成为一位昔日传奇球员重新与NBA连结的契机。前NBA球员林书豪分享了自己久违踏入NBA球馆的感受,坦言这是他自2019年总决赛后,首次回到这一舞台,满怀感恩地回顾自己的篮球旅程。

  • 韩基总新任会长就职 宣布五月举办论坛反对 WEA 大会

    刚上任的韩国基督教总联合会(韩基总)代表会长高京焕牧师(Rev. Kyung-hwan Ko)宣布,将于五月举办论坛,公开批判世界福音联盟(WEA)及其即将在韩国召开的全球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