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冬日的早上,陽光透過窗簾的縫隙斑駁地打在辦公桌面上,周文志坐在畫室裡,細訴作為一位生意人和基督教藝術的推動者,信仰如何深深影響他的人生觀和事奉的選擇。
信仰的起點
周文志的故事是一個信仰與藝術結合的典範,他以藝術作祭壇,將信仰融入生活,影響他人,傳遞美善。這段讓他心靈深處震撼的旅程,始於少年時代。
「中學會考時,父親離世,這對我來説是一次巨大的打擊。我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是否人死如燈滅。當時,學校的老師邀請我參加學校團契,我在那裡信了耶穌。」有了信仰後,他的人生觀發生了巨大的改變,耶穌改變了他的人生。
「如何藉著信仰活得精彩?專注耶穌,讓祂管理生命,影響別人。基督徒是公眾人物,別人如何看待我們,我們應該在人前作光作鹽,影響後世。」周文志認為,信仰不僅僅是個人的內在修養,更應該在生活中實踐出來,這成為了他的人生觀,效法耶穌作忠心的管家。
藝術與信仰的融合
在往後的人生他走上了一條堅定不移的道路——「以藝術作祭壇」。他開設了一家名為「Emmanuel」(靈溢)的公司,期盼上帝的靈充滿這間公司。起初,他從事玩具設計和禮品出口如聖餐盤、奉獻袋、耶穌公仔等,供應美國多間宗教機構。後來,生意穩定後,他開始從事藝術創作,舉辦藝展,逐漸進入了藝術圈,從事油畫和裝置藝術的創作。
他説:「由於我對結構和裝置有訓練,所以我發展基督教藝術,將上帝的恩賜回歸給祂。」同時鼓勵其他藝術家,讓他們在創作中轉化上帝的訊息為具體的圖像,於是藝術作品就成為在地上作光作鹽的工具。
在2016年,周文志進入宗教藝術的創作領域,並以此稱為藝術宣教,孕育出一個視覺藝術家的平台「香港藝術動力」,實踐以藝術作祭壇的信念,將正面和積極的藝術創作帶入社羣,從而使整個社會充滿正能量和美善的氛圍,並且在不同的地方舉辦視覺藝術展覽,包括:基督徒藝術雙年展《 禰的名在全地何其美》,今年踏入第四屆將於12月22日至明年1月1日舉行; 另一個是華人基督徒視覺藝術雙年展《祝福亞洲》分別在香港、新加坡、吉隆坡等地方展出。
建立藝術平台牧養藝術家
在這個平台上,周文志發現一羣藝術家聚首一堂是何等的喜樂,一起創作,團契分享、彼此交往、互相支持。然而他感慨:「很多藝術家處於迷失狀態,一直苦惱於自己的生存空間,擔心作品沒有觀眾。」因此,他推動大家共同透過作品回報上帝。藝術動力的異象是將兩羣人凝聚在一起:一方面,藝術家將神創作的美善展現出來;另一方面,基督徒透過藝術作品得到牧養。
作為藝術創作者,周文志觀察到藝術家也需要得到牧養。他感恩香港藝術動力有兩位會牧:新福事工總幹事梁友東牧師,本身也是藝術家,長期關懷基層人士,對人的敏感度很高;另一位是前道聲出版社社長李鴻標牧師,善於詩詞歌賦。兩人一起配搭建立基督徒藝術家的靈命,將生命更多發揮在作品上,面對創作與生活、謀生之間的挑戰,仍然不離初心,只要專注神的道路,神會引領他的。
一句「對不起」贏了友誼
周文志還透露,透過彼此的合作,神的祝福臨到他。他分享了一個感人的故事:「我與一位老師合作鬧翻了,不歡而散。一年後在一個展場上重遇,心裡很感動,有一種動力要擁抱他。即時上前向他説『對不起』,那位老師竟然在學生面前流下了淚水,大家相擁冰釋前嫌,往後還多了一起合作……。」
話聲起落,周文志心中湧現出無法言喻的感動與感激,他強調:「贏了友誼才是最難能可貴的事啊!」
另一個經歷是,周文志感謝上帝賜予他設計的訓練,使他能夠輕易地用圖像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一些純藝術家在這方面可能會遇到困難。他説:「上帝讓每一個人都有獨特的性格和恩賜,並透過作品流露出來。」他曾經與一位藝術家姊妹商討集中某個圖像,不斷調整自己,以便能夠通過意念表達出上帝的旨意。這就是在藝術家的平台裡,大家成為一個團契,互相支持和建立彼此,讓藝術家在創作時能夠找到自己,這實在是難能可貴的。
藝術轉化人生 觀眾流下感動之淚
周文志認為,藝術創作不是孤芳自賞,而是去接觸人,將人帶到上帝面前。「當一個人看到作品生命被轉化,如果不信的人看到作品生命受到影響,豈不是更美好的呢?我們不知道上帝幾時感動人信主的嘛!」他感動地説。
每當展覽之後,觀眾的反饋成為了創作者的正能量來源。周文志和梁友東牧師共同舉辦的《燃亮生命》愛與光巡迴藝術展,先後在8間教會巡迴展出。展覽通常在崇拜或團契之後進行,許多弟兄姊妹在觀看作品時深受感動,透過這些作品重新詮釋經文,將其具體化地呈現在眼前。有一次,一位姊妹在觀看作品後激動得流淚,周文志深受感動,便送給她一件微型作品作為紀念。
聽道與靈修 創作多元意念澎湃
作為一位生意人,周文志不僅要打理生意業務,還要策劃多個藝術展覽,並與來自不同地區的藝術家進行磨合。那麼,他是如何做到分身有術的呢?周文志表示,他是一個能夠同時處理多項事務的人,並感謝上帝賜予他這種恩典和動力。
在忙碌而充實的生活中他依然保持與上帝的聯繫,「我會一邊畫畫一邊聽聖經,晚上和太太一起追聽牧師的講道。別人追劇,我們追道,這樣多元化地接觸信息也讓我的創作更加多元化。」
周文志表示,他非常重視神的話語,常常在靈修中被觸動,並將這些意念具體地圖像化。有時,他在睡覺時想到神的話,也會立刻記下來。因此,他的作品都帶著上帝給他的信息。例如,有一幅作品是根據馬太福音8章20節創作的:「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這幅作品是超時空的創作,畫面呈現出彼得被主拉出水來,而主的手上佈滿了被十字架釘過的痕跡。
「其實我有很多意念,多到做不完。現在還有兩個創作在等待完成。我又寫了五年的藝術專欄,仍然有很多話想講。上帝的供應是充足的,我的意念非常澎湃。」
家庭與事業的平衡
對於家庭,他感到無比感恩,並提到太太在生活中的支持讓他能專心策劃,認為這是一種祝福。「對家庭來説,很感謝神給很多恩典在這個家裡面,家中將主權交給太太,她樂於烹飪,家中無後顧之憂,我就專注策劃。」
他還在臉書作詩讚美太太,「這都是由衷的説話!」説時流露了滿足的微笑喜悦。
發掘藝術天分 冀傳承與栽培
面對創作的傳承,他希望能夠栽培下一代的藝術家,讓他們在信仰與藝術中找到自己的天賦。對於現時的年輕人,周文志説:「我會發掘他們的才能,當看到有這種恩賜的時候,會幫助他們創作,希望能夠建立新一代的創作人。」
在信仰上,同樣鼓勵年輕人緊貼追隨上帝。他透露,女兒和兒子自小在教會裡面長大,參加兒童主日學。現在兩人在外地的時候,他仍然向他們講聖經故事,希望能夠喚起他們童年在主日學聽聖經故事的回憶,用盡一切方法建立虔誠的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