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專訊】美國政治與福音派運動有密切關係,幾乎為不可否認的事實。近年來為華人社會熟悉的美國福音派大型教會馬鞍峯教會本週末將舉行一場公民論壇,分別代表共和黨及自由黨的總統候選人麥凱恩和奧巴馬將親臨與華克理牧師作公開對話,向眾多福音派基督徒表達他們對各項具爭議性話題的立場。
據位於加州的馬鞍峯教會之消息,命名為The Saddleback Civil Forum on Leadership and Compassion的公民論壇為兩位不同政黨的總統候選人提供一個文明而具啟發性的平台,在不被幹涉的環境下向所有美國人説出心底話,避開平日那些造成壓力的偏激言論。
「先例已經證明瞭美國人深切關注總統候選人的信仰、價值觀、品格及領導能力,而且亦非常關注他們對一些議題的立場。在兩位(麥凱恩和奧巴馬)競選總統之前,我已經認識他們,他們也知道我會坦率但公正地向他們提問有關上述四方面的問題——也就是一般政治新聞記者所不能做到的。」華克理牧師説。他會提出有關如何解決貧窮、愛滋病、氣候及人權等具爭議性的熱門話題。
公民論壇將會於8月16日(星期六)下午5時至7時在馬鞍峯教會舉行,純粹以對談形式進行,不設辯論環節。華克理牧師會一人充當論壇主持,分別與麥凱恩和奧巴馬對話一小時左右。論壇公開讓公眾憑票入場觀看,也公開供傳媒採訪。據悉,這是兩位總統候選人首次同台露面,也是在兩黨全國會議前唯一一次的聯合拉票活動,因此是極具歷史性,引起美國傳媒的高度關注。
「當辯論往往把焦點放在候選人的個別立場上,而卻以候選人如何帶領及做決定為次要,馬鞍峯的公民論壇將會把次序翻轉。」華克理牧師解釋説,「因為總統宣誓是一個保護國家憲法的承諾,所以瞭解每一位候選人對於憲法之原則的詮釋是非常重要的。所謂的領導能力並不只是代表推動專案及發表演説,而且沒有人知道未來四年將要發生的危機是什麽,所以更加需要知道每位候選人的決策能力及程序。」
麥凱恩和奧巴馬都是華克理牧師的朋友,去年11月份兩位曾錄影致詞祝賀馬鞍峯教會主辦的愛滋病全球高峯會議。正如其他國家及國際領袖,他們兩位都十分支持華克理牧師的P.E.A.C.E計劃異象,即是在50年內動員全球教會為五大世界問題包括屬靈空虛、貪污、貧窮、疾病及文盲盡一分力。經過過去四年在全球68個國家測試P.E.A.C.E計劃的模型,由政府、教會及商業機構組成的P.E.A.C.E Coalition 終於在四月份啟航。
華克理牧師表示:「在宣揚耶穌基督的拯救的福音真理以外,這次公民論壇將要達到三個目標——幫助個人承擔責任、幫助教會重獲信任、並鼓勵我們的社會恢復文明。」
馬鞍峯公民論壇是專門為提高公眾知情權及全民的利益而設的。第一次公民論壇是在今年逾越節時舉行,邀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猶太人種族屠殺的五位生還者分享他們的故事;下一次公民論壇定於九月份,邀得前英國首相貝理雅為嘉賓。
是次公民論壇的6,500張現場門票已經全部派出,屆時會有CNN, FOX NEWS及KDOC作現場轉播,可於互聯網上收看。有關詳情,請瀏覽網站:http://saddlebackcivilforum.com
-
香港一牧者解析「離堂文化」 敦促傳統教會自我改革
研究歷時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會普查》數據上月底發佈,引發關注,顯示香港教會正面臨明顯的「離堂趨勢」。
-
在教會談論政治可以嗎? 台灣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議題難以避免,對「教會裡對是否應該談政治」的問題,眾説紛雲。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羣體中面對政治討論?台灣基隆教會本堂傳道莊迺民近日在YouTube頻道提出三大思考重點供信徒參考。
-
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與新教信徒
根據德國「世界觀信息服務」(Fowid)研究小組2024年最新公佈的調查結果,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使得無信仰人羣成為該國最大的「宗教」羣體。
-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4月1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新規例於5月1日起施行。這是2010年後,宗教局再次修訂《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管境內外國人的宗教信仰活動。
-
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祝福同性伴侶:教宗離世留下的爭議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剛過去的復活節星期一清晨離世,他在任時與中國政府簽署《中梵雙方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簡稱《中梵協議》)引來主教任命問題,而批准神父為同性伴侶祝福亦備受福音派人士抨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