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普世聖公宗常委否決了一項與美國聖公會斷絕關係的建議,美國聖公會大主教週三就此作出回應,認為這表現了聖公宗就同性戀話題繼續進行對話之承諾。
自2003年美國聖公會委任了首位同性戀主教之後,來自亞洲、非洲及拉丁美洲等很多地區的保守派都紛紛批評此舉偏離聖經的真理,而擁有7,700萬信徒的普世聖公宗亦開始出現分裂及針對同性戀話題的激辯。然而,對於美國聖公會的領袖舒歌莉(Katharine Jefferts Schori)大主教來説,一個教會出現分歧是健康和有生命力的象徵。
「如果沒有分歧的話,那就代表我們已死。」舒歌莉大主教週三(28日)在一個網上廣播上説,「在教會裡面常會有很多推力與阻力,這是我們當中有豐富的多樣性的象徵,這也是神的恩賜,而不應被阻止的。」
這是舒歌莉大主教通過網絡廣播與各美國聖公會會友及廣大公眾交流系列的第一次。交流系列的目的是加深彼此的瞭解及討論最新的議題。舒歌莉大主教剛剛從倫敦返美,在7月23-27日期間參加了普世聖公宗常務委員會的年度會議。據悉,15人的常委否決了把美國聖公會從普世聖公宗分割開來的建議,其中包括普世聖公宗領袖坎特伯雷大主教威廉姆斯博士。他們一致認為若現在與美國聖公會斷絕關係,即等於終止有關同性戀議題的對話,對整體的狀況沒有幫助。
「常委會的成員清楚地反映了,在相關(同性戀議題的)對話中,美國聖公會的存在是很重要的。常委會不願意為了一個人的建議而將美國聖公會排擠於外,全是因為常委在面對不能達到共識的情況下,仍然帶著對話到底的承諾。」舒歌莉大主教指出。
舒歌莉大主教強調保守合一的重要性,大家可以一起更有效地完成神所託付的使命。當被一觀眾問到「到底是普世聖公宗離棄了我們,還是我們離棄了他們呢?」,舒歌莉大主教回應説「沒有人離棄了任何人」。
「雖然普世聖公宗及美國聖公會的某些成員不同意某些教會所做的決定,但是我們仍繼續一起委身於神所託付的使命。」她説。她又認為,多樣性是一種祝福,她作為大主教的目標是要幫助其他人明白這一點。
「從開始我就很清楚,對我們來説,現今的時代其中一個最大的挑戰是:發現到我們是一個多文化的教會——無論是在國籍和語言方面、性別和性傾向方面,社會經濟地位及教育水平方面——並且要看到這種多樣性的寶貴價值,要將此看為一種祝福而不是去批評或避免它。」舒歌莉大主教在被問及她9年任期內想要達到的目標時這樣回答。
舒歌莉是美國聖公會的首位女性大主教。她在2006年上任,成為全球16個設有美國聖公會的國家的教區代表。
相關新聞:
普世聖公宗常委反對與美國聖公會斷絕關係(2010.07.27)
奈及利亞大主教:保守派獨立教區避免了聖公會分裂(2010.07.23)
普世聖公宗正式執行對美國教會處分(2010.06.09)
美國聖公會主教拒接受普世聖公宗處分(2010.06.03)
美聖公會正式任命首位女同性戀主教 保守派信徒表悲哀(2010.05.18)
-
歐凱莉(1933–2025):教我如何研讀聖經的姊妹
我很蒙福,從小每週都去教會。我幾乎不記得自己什麼時候開始知道挪亞、摩西、彼得、保羅這些名字的。聖經對我來説一直都不陌生。但如果你問我:「是誰教會你如何查考聖經的?」我毫不猶豫地會回答:歐凱莉(Kay Arthur)。
-
英國人權特使:基督教受迫害加劇部分國家瀕「滅絕」威脅
鑑於基督教在全球範圍內遭受的迫害越演越烈,英國近日鎖定了十個主要在亞洲的重點關注國家,並作出承諾透過積極外交捍衞宗教自由這一寶貴人權。
-
香港基督教團體聯署反對「同性伴侶關係登記」
香港《同性伴侶關係登記條例草案》7月23日於立法會委員會審議,遭多個政黨強烈反對。性文化學會、明光社等多個基督教團體亦透過不同渠道向當地政府發聲。
-
書展新書《我和我的孩子怎麼了》 青年主角現身分享網絡沉溺重生實錄
青少年網絡沉溺問題持續受到社會關注,香港基督教服務處7月17日在香港書展基督教坊「有Say廣場」舉辦分享會,邀請過來人現身説法,並請來精神科醫生分析青少年沉迷網絡的原因。
-
韓國最新民調: 8成受訪者不信「同性戀是天生的」
韓國研究機構「輿論」 新近完成一項性少數羣體認知度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越來越多人認為同性戀取決於社會環境和個人選擇決定的,而非「生來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