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於宏潔紐約分享:從聖經人物看聖徒得勝之路 (一)
11月19至21日,紐約基督徒證主教會年度特別聚會上邀請到於宏潔弟兄前來分享,他以聖經中著名人物的得勝秘訣與弟兄姊妹共勉,不僅能在這彎曲被擄的世代站立得住,同時結出果實獻上給主。
我們都渴慕得勝,但到底什麼是得勝?就消極面來説得勝試探、得勝肉體,但於弟兄提醒大家得勝還有積極的一面,即讓神的旨意、基督的生命、聖靈的工作能夠成就在自己的身上,而不被攔阻 。想要得勝,於弟兄在第一堂聚會上提到要有如雅各般被改變、豐盛的生命,第二堂他則指出我們與神的關係要進深,並有真實的經歷。
於弟兄強調,主的同在不僅是應许,也是客觀的事實,然而主觀上我們是否熱愛、珍惜、享受他的同在呢?好像摩西一樣擁有與神面對面的關係「以後以色列中再沒有興起先知像摩西的。他是耶和華面對面所認識的。(出34:10)」摩西之所以能勝過世界、放掉皇宮裡的錦繡前程,寧與神的百姓同受苦害,於弟兄指出秘訣便在於此「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 (來11:27)」
「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這意謂我們與摩西是公平的,神不是真的讓摩西『看』見他,而是在信心的境界裡,摩西得見主面。」於弟兄説,當摩西和神的關係對了,也使他選擇要神,勝過要神的祝福。在出埃及記33章中記載當神的百姓犯大罪、拜金牛犢,信實的神不願與其同往,仍舊差遣使者要領他們入流奶與蜜之地時,摩西祈求「你若不親自和我同去,就不要把我們從這裏領上去。人在何事上得以知道我和你的百姓在你眼前蒙恩呢?豈不是因你與我們同去、使我和你的百姓與地上的萬民有分別嗎?」
於弟兄點出,摩西知道比起外在的祝福,更加寶貴的就是主自己,「當我們年幼時與父母的關係是建立在『要』上,要這個、要那個;然而漸漸長大、懂得體貼後,關係便進一步建立在『愛』上。」此外他提醒,很多時候神不直接回應、給我們所要的,是為了給我們更好,「好像父母總會為孩子設想周到」。於弟兄勸勉弟兄姊妹都能與神建立此般更深的關係。
摩西與神面對面的關係也使他能完成使命,率領三百萬百姓,度過40年曠野生活。其中不斷得力的秘訣,就在於他跟神之間親密的關係。比起摩西要往會外的帳幕去見神,今日我們見神是容易得多,不需帳幕,住在我們裡面的主是我們隨時可以親近的。於弟兄最後以「但他們的心幾時歸向主,帕子就幾時除去了 (林後3:16)」來勉勵大家说,许多時候我們感受不到主,是因為有帕子遮盖住,可能是我們的經歷、我們的生活),攔阻了我們與神的關係。「But anytime we can make a U-turn to God (可是任何時候我們都可以回轉向主),當我們的心幾時歸向主,帕子就幾時除去,我們也必因聖靈無礙的工作,得著真正的自由、改變。」
下篇:
於宏潔紐約分享:從聖經人物看聖徒得勝之路 (三)
於宏潔紐約分享:從聖經人物看聖徒得勝之路 (四)
-
香港一牧者解析「離堂文化」 敦促傳統教會自我改革
研究歷時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會普查》數據上月底發佈,引發關注,顯示香港教會正面臨明顯的「離堂趨勢」。
-
在教會談論政治可以嗎? 台灣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議題難以避免,對「教會裡對是否應該談政治」的問題,眾説紛雲。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羣體中面對政治討論?台灣基隆教會本堂傳道莊迺民近日在YouTube頻道提出三大思考重點供信徒參考。
-
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與新教信徒
根據德國「世界觀信息服務」(Fowid)研究小組2024年最新公佈的調查結果,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使得無信仰人羣成為該國最大的「宗教」羣體。
-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4月1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新規例於5月1日起施行。這是2010年後,宗教局再次修訂《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管境內外國人的宗教信仰活動。
-
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祝福同性伴侶:教宗離世留下的爭議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剛過去的復活節星期一清晨離世,他在任時與中國政府簽署《中梵雙方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簡稱《中梵協議》)引來主教任命問題,而批准神父為同性伴侶祝福亦備受福音派人士抨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