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报导】中国抗癌协会近日在"关注胃癌治疗"专家媒体共识会上表示,中国每年新发现40万胃癌患者,占世界发病人数的42%。新发胃癌患者呈现年轻化趋势,30岁以下年轻人的比例由上世纪70年代的1.7%蹿升至当前的3.3% ,翻了一番。
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沈琳教授也表示:胃癌的发病率是随著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升高的,发病的高峰年龄在50岁~80岁。但从目前临床资料看,年轻人胃癌发病率增加迅速。近5年来,19岁至35岁青年人胃癌发病率比30年前翻了一番。
是什么导致更多中青年患中晚期胃癌呢?沈琳教授认为,精神紧张可影响人的内分泌系统,导致免疫力下降。严重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压力大是日益增多的白领胃癌患者的共同点。
因此医学专家们提醒,出现上腹部不适、心窝隐痛、食后饱胀感;食欲不振、消瘦、乏力;经常呕吐隔夜宿食和不含胆汁的胃液;大便呈黑色柏油样等症状应及早就医,不可延误。
而那些胃癌的高危人群,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及恶性贫血、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和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每两年要做一次胃镜检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另外针对精神紧张、压力大而引起胃癌的患者,假如他们能品尝到圣灵里的果子—仁爱、喜乐、和平,相信也会更有利于他们保持精神饱满的状态,从而得胜病患。
-
研究发现读圣经比运动更有益身心健康
美国圣经协会(American Bible Society,简称ABS)近日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相较于运动、冥想或与朋友相处,阅读圣经在减轻压力、缓解焦虑和孤独感、提升希望感等方面更具成效,是一种更有效的自我关怀方式。
-
美国教会借匹克球运动拓展社区与福音事工
匹克球(Pickleball)已成为美国增长最快的运动,如今约有近2000万人参与。而如今,教会也开始利用这项热门运动建立社区关系,甚至拓展福音工作。
-
唐崇荣牧师发文悼念:约翰·麦克阿瑟安息主怀,享年86岁
"如果你还不认识约翰·麦克阿瑟,那你可能尚未意识到他为这个世界带来了多么巨大的贡献。他留给世界的是一个满载讲道与写作的属灵遗产。"印尼布道家、STEMI国际事工创办人唐崇荣牧师说。
-
专访华人护教学者骆德恩博士 为辩明真理寻索"不信的理由"
华人护教学学者骆德恩博士( Dr Andrew Ter Ern Loke)新出版英文新书《The Biggest Questions of Existence》,以谨严的学术思维、深入浅出的文字,将多年来刨根究问的难题逐一解答。《基督日报〉访谈骆博士, 对他为何投身护教学、护教方法以及他的文化护教使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约翰·派博:关于全球宣教与狭隘的民族主义
"9·11"事件之后,这个世界更需要被提醒:美国人并非等同于基督徒。我们"首先不是美国人、加拿大人、英国人、俄罗斯人,或尼日利亚人。在每一个国家,我们都是寄居者。我真想站在高楼顶上,对所有民族主义倾向者大喊:『在每个国家里,我们都是寄居者!』"寄居者,意思是"在美国,我也是一个异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