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北京守望教會在《關於中國教會參會者參加洛桑會議的守望教會立場》中發佈了「介紹洛桑會議及中國教會的參會」(簡稱「洛桑與中國」),除介紹洛桑對中國的意義之外,還詳細介紹了本次中國教會籌備參加會議過程、名額分配及費用自理等鼓舞人心之經歷。
中國教會籌備參加洛桑會議緣由
「洛桑與中國」提及中國教會籌備參加會議過程,文中説「2007年國際洛桑找到我們國內牧者,表達了第三屆洛桑會議邀請中國教牧同工的願望。2008年3月,二十多位中國教會牧者在香港與國際洛桑主席道格‧伯茲奧爾 (Doug Birdsall)會面,瞭解洛桑會議並探討中國教會參加洛桑會議的必要性及可能性。當時大部分國內的參會者表達中國教會有必要參加洛桑會議,並表達參會的意願。」
2008年8月成立策劃小組,策劃並聯絡不同地區不同領域的同工,2008年9月成立了2010年洛桑會議中國籌委會(下稱「洛桑中國籌委會」),由將近二十位的同工組成。自此,全國各地教會領袖陸續參與進來。
第一次洛桑中國籌委會會議中,經禱告、策劃和商議,最終達成兩點共識。一是,籌委會成員決定參加並組織中國教會同工一同參加2010年洛桑會議。二是,籌委會決定參加2010年洛桑會議的中國教會同工主體為家庭教會的教牧同工及專項事工同工。
洛桑中國籌委會在準備中表達:「我們知道在目前中國的環境中組織教牧同工團參加大型國際會議,難免會遇到有關部門的關注,甚至是阻攔,但我們既然認定這是神的美意,當堅持前往,並竭盡所能促成此行。我們認為參加洛桑會議純屬基督教會同工間的交流,並沒有觸犯任何國家法律;我們既不帶有任何政治目的及相關的行動,因此也不對國家安全構成任何威脅,所以無論是向神,還是向政府有關部門,我們的良心都是自由坦然的。」
代表中國參會者由洛桑中國籌委推薦
洛桑中國籌委會是由中國各地教會及各專項事工領域裏有影響力的同工組成。洛桑中國籌委會是此次中國教會參加洛桑會議的決策小組,負責向洛桑推薦參會者名單。國際洛桑本身亦是竭盡全力確保大會參會者代表每個國家中廣泛的地區、語言和民族,所以有嚴格算出來的名額、男女比例、不同年齡層、少數民族比例,帶職同工比例等。
為使參會者的提名具有廣泛性和代表性,洛桑中國籌委會商議決定分四個領域來提名推薦候選人,並大體確定了推薦候選人的名額分配:1、傳統的家庭教會(直接承接老一輩們的家庭教會);2、團隊型家庭教會(以團隊模式建立的跨區域教會);3、新興的城市教會(近些年在城市興起的家庭教會);4、各專項事工領域(神學教育、宣教、文字出版等)。
代表中國參會者之推薦條件
洛桑會議參會者的提名,由洛桑中國籌委會成員根據被推薦人之情況,按不同領域的候選人來提名並向籌委會推薦。籌委會介紹被推薦人是:可靠、認同《洛桑信約》,並在本地教會以及外教會(包括專項事工領域)具有一定的屬靈影響力,又與當地同工關係和諧,被提名及推薦不會給同工自身教會、同工自身團隊及當地教會帶來裂痕。籌委會根據被提名的人選,最終確定向洛桑推薦之人選名單。國際洛桑從人選名單中最終確定邀請名單,然後國際洛桑會向被邀人發出「個人邀請」。
中國教會自理洛桑參會費用
在參會費用上,洛桑中國籌委們達成基本的共識:「希望我們中國教會能夠自理(不考慮向海外籌款),這也是我們中國教會承擔責任和學習奉獻的一次機會,有這樣的承擔和奉獻的心志才能走向宣教;並且希望參加會議費用參會者個人自行解決,但考慮到中國不同地區的經濟差異較大,希望那些經濟發達地區的教會能夠幫補經濟落後地區的參會者同工的費用。」
中國籌備洛桑會議中神的作為
1)老一輩們祝福,他們成屬靈遮盖
當籌委們與影響中國教會幾十年的老一輩們交通參加洛桑會議事宜時,奇妙的是(和以往完全不同),所聯絡到的絕大多數的老一輩們瞭解洛桑會議後,表達了他們的支援和祝福,並且都欣然答應做長輩代禱團、成為屬靈的遮盖。
2)中間隔斷的牆被拆毀,促進合一
首先是逐步走向合一。過去因一些歷史原因、教會治理模式或者神學上的分歧,傳統家庭教會、團隊型教會和新興城市教會曾經產生過裂痕,來往也不多。但洛桑運動是個很好的合一平台,把這幾個不同類型的教會領袖帶到了一起。他們多次會面,在同心為中國教會參與洛桑運動的禱告與交通中,為了一個共同的宣教目的,在基督裏共同攜手。籌委表示:「看到神正在這些教會領袖和不同背景的教會當中作合一的工作,而且這個工作還在不斷地擴展下去。」
其次是同心禱告。洛桑普世宣教運動本身就是非常大的屬靈爭戰,對於第一次正式參加洛桑會議的中國教會來説,很多事情是從來沒有做過的,在中國的籌備工作面臨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戰。來自全國各地的教會領袖們同心合意,恆切在神面前禱告,求神帶領我們每一個籌備的步驟。團隊型教會的弟兄姊妹們在禱告上特別有負擔,他們藉此也推動全國性的禱告。
最後也增進了彼此連接。參與洛桑運動籌備的各地教牧往往需要放下手中的工作,共同聚集商討一些具體事宜,這樣一次又一次地相聚,使這些牧者的生命連接在了一起。不僅如此,守望文章也見證神也把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帶進了洛桑運動當中,這些專業人士給牧者們輸入了新鮮的血液,讓大家看到更加廣闊的宣教畫面。牧者們和專業人士都確信,我們需要更多地連接,同心合意地在社會的各個層面興旺福音。籌委們也因此看到,神在不斷興起企業界的弟兄姊妹,未來中國的宣教,一定需要牧者、專業人士和企業家們共同參與,把神所賜給他們各自的「靈力、人力和財力」都奉獻在宣教事工上,只有這樣的連接才能最大程度地推動中國教會邁向普世宣教。
3)各地區的籌款奉獻,推動了宣教
中國教會過去無形中有一種傳統「只講信心,不講籌款」。甚至有不少牧者很少在教會裏講奉獻。因此剛開始提籌款時,很多牧者不知如何能做到。然而,當牧者們坐在一起,討論為什麼要為洛桑運動籌款時,大家看到了籌款對於中國教會的重要性。1)傳講合乎聖經的奉獻觀;2)藉此鼓勵教會會眾更多地為教會奉獻,為宣教奉獻;3)中國教會學習從經濟上承擔己任;4)藉著籌款能向會眾分享和傳遞宣教的異象;5)錢財投入宣教,表明我們的心真的在向著宣教。
當中國教會決定自行解決所有開普敦第三屆洛桑會議參會者所需的費用。籌委們還一致認為,我們「不能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於是決定,中國教會資助鄰國和非洲國家共100位參會者所需的費用。至今,中國教會的參會者不僅籌齊自己所需費用,也已把帶著宣教和分享的心承諾資助的國外100位參會者費用共250萬人民幣全部籌齊並匯出。
開普敦2010洛桑世界福音大會系列報導
2010
開普敦2010洛桑大會落幕 盼宣教熱心傳承延續(2010.10.25)
韋特博士號召全球教會「回歸聖經、回歸耶穌」(2010.10.23)
洛桑宣教領袖:不順服是大使命的主要障礙(2010.10.22)
西非數以百計伊斯蘭教學者歸信基督 (2010.10.22)
Libby Little分享丈夫在阿富汗為主殉道見證(2010.10.22)
温以諾博士洛桑大會討論移民羣體的福音需要(2010.10.21)
策略性教會發展 要為主贏得全球城市(2010.10.21)
洛桑大會網絡使用量超過南非世界盃 (2010.10.20)
伊朗牧師洛桑大會見證 上萬穆斯林歸向基督 (2010.10.20)
洛桑大會全體為中國禱告 播出《主愛在中國》(2010.10.19)
董榮璨弟兄「放下自己、獻上給主」為《主愛在中國》作曲(2010.10.19)
世界福音聯盟對中國缺席洛桑感失望 (2010.10.19)
餘達心牧師任洛桑講員:無神論漸成新宗教 (2010.10.18)
洛桑領袖對普世基督教未來前景樂觀(2010.10.18)
洛桑大會澄清無意挑戰中國教會原則 (2010.10.18)
開普敦2010洛桑大會千人開幕禮盛況 (2010.10.18)
福音派代表齊聚南非見證洛桑歷史性會議(2010.10.17)
國內信徒赴洛桑被阻 華福願日後尋求更坦誠對話(2010.10.17)
家庭教會代表往洛桑受阻 當局被指侵犯宗教自由(2010.10.16)
蔡元雲醫生分析洛桑議題:整全福音、整全教會與整全世界(2010.10.15)
北京教會分享洛桑福音大會中國籌備過程(2010.10.15)
我們堅守的是什麼?——劉同蘇牧師再評家庭教會代表參加洛桑會議的權利(2010.10.15)
北京牧長五人赴洛桑被阻 守望教會解讀緣由 (2010.10.12)
洛桑會議多名中國代表出境受限 引各方關注(2010.10.12)
天上事,百姓燈──劉同蘇評家庭教會代表參加洛桑會議的權利(2010.10.12)
中國教牧前往洛桑關鍵時期 美國華人教牧表關切(2010.10.06)
劉同蘇牧師談中國家庭教會赴洛桑大會的背景與意義(2010.09.15)
洛桑會議會前報告已譯成中文 邀請教牧踴躍回應(2010.09.09)
中國家庭教會信徒赴洛桑會議受當局阻攔(2010.09.01)
開普敦洛桑會議倒數兩個月 中國教會盡心預備中(2010.08.24)
洛桑開設網絡討論區 向信徒徵收環球教會課題建議 (2010.05.04)
洛桑大會倒數七個月 將有中國教牧出席(2010.03.16)
2009
全球基督教大事:第三屆洛桑會議倒數 (2009.12.31)
洛桑公佈2010開普敦會議講員名單 (2009.08.06)
-
十年體悟:一位牧師從規律運動中構建的「運動神學」
現代人生活在一個屏幕主導的時代,久坐不動是常態。大衞·馬西斯牧師(兼作家)經過十年規律運動與靈性默想,開創性地提出「運動神學」——基督教的運動觀。其新著A Little Theology of Exercise(中文暫譯《運動神學簡論》)將聖經智慧與現代運動科學相融合,為基督徒提供了一套身心合一的健康實踐指南。
-
新基因工程技術誕「三人DNA嬰兒」用人類胚胎實驗引倫理爭議
近日一項基因工程技術的新突破引起了科學家和基督教倫理方面的的擔憂。英國使用三人的DNA創造嬰兒以預防致命的遺傳性疾病,據悉過去五年內已有8名「三人DNA寶寶」出生——除父母DNA外,這些嬰兒身上還會有0.02%來自另一位女性的遺傳物質。
-
可持續宣教研討會:「關係優先」成21世紀新模式
「2025可持續宣教研討會」7月19日在香港揭幕。香港差傳聯會羅兆麟牧師指出華人教會半世紀宣教迷思:追求數字、各自為政,形成「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現象。他疾呼「關係」才是永續關鍵,強調大使命需以整全福音重建人神連結,翻轉傳統量化思維。
-
全球華人宣教會議綫上舉行 聚焦21世紀門訓與契機
第五屆全球華人宣教網絡會議於2025年7月6至12日舉行,今年以「華人教會的門訓與契機」為主題,涵蓋兒童與青少年事工、長者、聖經研讀、保羅書信、啟示錄及現代科技(如AI)等多個面向。會議由馬來西亞聖經神學院海外校友會所設立的「信望愛宣教動員中心」主辦,為自2021年以來連續第五屆舉辦的全球華人網絡宣教會議。
-
被禁普林斯頓大學女子田徑賽 跨性別運動員興訟
一名自認為女性的男性運動員,因被取消女子田徑賽的參賽機會,現正向普林斯頓大學及相關體育官員提出索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