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短宣隊一行23人前往阿富汗被綁架一事,引起國際、社會釵h爭議,目前已知二人死亡,其餘人質則有健康危險。對此有媒體報導批評教會挺而走險、過度冒進,以下是台灣《基督日報》記者專訪地方教會聯合差傳協會秘書長鄭家常長老,請他就差會立場談談他的看法:
記:整起綁架事件演變至今,隨著雙方談判陷入僵局,民眾也由起初的震驚,逐漸有不同聲音,有人批評前往戰亂、宗教衝突嚴重地區傳福音是瘋狂之舉,請問鄭長老您的看法?
鄭:以我自己從事宣教工作立場而言,前往創始地區或回教國家等有生命危險之地傳教,差會本身不能鼓勵,但如果弟兄姊妹有此心意,我們會充分告知當地情況,哪裡有哪些危險,並要他簽下切結書後才能放行,而在過程中我們也會盡可能提供一切保護,假使不幸仍然發生,我們也一同承擔。
記:對有人批評冒生命危險傳教為瘋狂之舉,您的回應?
鄭:如果一個人基於對神的感動有這樣的決定,我想外面的人不能多説什麼。這整起事件讓我想起使徒保羅在書信中所説「連活命的指望都沒了」,看保羅一生的傳教旅程,常常明知那裡有生命的危險仍依然前往,能讓保羅轉向的並非自己生命安危的考量,而是如使徒行傳16章所説聖靈的感動、神的旨意。
本來傳福音的人就知道有這樣的情況,回顧歷史宣教的腳蹤也是如此。我覺得今天的媒體不能太過主觀,不是你覺得怎樣就怎樣。
記:這起事件是否會影響未來差會的發展計畫?
鄭:我想如果方向定好就沒什麼影響,我們依然強調這三點原則:充分告知、盡其所能保護、無論發生何事共同承擔。
記:最後可不可以請鄭長老給有心從事宣教工作的弟兄姊妹一些勉勵。
鄭:如果神給你們這樣感動,謹慎規劃後,那就放膽去做。我們都知道宣教者會面對惡勢力的挑戰,但就如主所説「一粒麥子死了,必定結出釵h子粒」,即便犧牲生命,基督徒都知道那並非羞辱,而是榮耀。
-
香港一牧者解析「離堂文化」 敦促傳統教會自我改革
研究歷時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會普查》數據上月底發佈,引發關注,顯示香港教會正面臨明顯的「離堂趨勢」。
-
在教會談論政治可以嗎? 台灣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議題難以避免,對「教會裡對是否應該談政治」的問題,眾説紛雲。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羣體中面對政治討論?台灣基隆教會本堂傳道莊迺民近日在YouTube頻道提出三大思考重點供信徒參考。
-
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與新教信徒
根據德國「世界觀信息服務」(Fowid)研究小組2024年最新公佈的調查結果,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使得無信仰人羣成為該國最大的「宗教」羣體。
-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4月1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新規例於5月1日起施行。這是2010年後,宗教局再次修訂《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管境內外國人的宗教信仰活動。
-
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祝福同性伴侶:教宗離世留下的爭議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剛過去的復活節星期一清晨離世,他在任時與中國政府簽署《中梵雙方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簡稱《中梵協議》)引來主教任命問題,而批准神父為同性伴侶祝福亦備受福音派人士抨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