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出生時同時具有男女性徵的嬰兒,德國允许他們出生證明填上第三性,成為歐洲首個出現「X」性別的國家。
每2千名新生嬰兒中,便有一名同時有男女性徵、性別未明。他們的父母常被逼要立刻決定孩子的性別,以便決定進行怎樣的手術。而現在他們可以在出生證明上寫上「未確定」,能令他們的壓力大大減低。
澳州亦於今年7月開始實施「X性別」,但引起爭議的是針對對像除了雙性嬰兒外,亦允傅靬噸H在護照上選擇填上「性別不明、雙性或未指定性別」,澳州居民只需有醫生或心理學家的書面證明便可獲承認為X性別。
-
西方主導時代即將終結?亞洲領袖呼籲建立新型教會夥伴關系
在巴拿馬舉行的第三屆「基督超越亞洲、拉丁美洲和非洲」(COALA 3.0)全球大會上,馬來西亞衞理公會榮休主教華勇博士發出強烈呼籲,敦促全球南方教會領袖承擔全球宣教使命的領導責任,並建立不受西方神學主導或財務依賴的真正夥伴關系。
-
梵蒂岡歷史首次 教宗方濟各葬禮使用普通話禱文
天主教已故教宗方濟各葬禮上的四句中文普通話禱文創造了歷史。作為耶穌會的一員,方濟各似乎決心追隨早期耶穌會傳教士前往中國的腳步,並希望改善與中國的關系。
-
記者揭跨性別產業內幕:超人類主義、企業政治利益合作圈
一篇深度報道揭示,美國富商和企業在推動跨性別產業的背後,可能暗藏著一個更大的動力——推進超人類主義(transhumanism),以及無窮的經濟利益。
-
香港一牧者解析「離堂文化」 敦促傳統教會自我改革
研究歷時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會普查》數據上月底發佈,引發關注,顯示香港教會正面臨明顯的「離堂趨勢」。
-
在教會談論政治可以嗎? 台灣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議題難以避免,對「教會裡對是否應該談政治」的問題,眾説紛雲。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羣體中面對政治討論?台灣基隆教會本堂傳道莊迺民近日在YouTube頻道提出三大思考重點供信徒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