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身為天主教徒的維多利亞州參議員Peter Conroy因違背天主教教義以人工授孕的形式獲得一名女兒引起爭議。墨爾本主教樞機Denis Hart公開聲明不會懲罰這位虔誠的天主教徒。
Conroy的妻子因患子宮癌而無法授孕,夫婦兩人有考慮過領養孩子,但是對於這名癌症康復者來説,整個過程會顯得比其他人更加困難。儘管Denis主教對Conroy參議員家庭的遭遇深表同情,但是堅持Conroy的做法是違背天主教教義的。
「 這類事件應該公開,我不認為這樣做是要在公眾面前為難當事人。我們沒有判斷當事人最終動機和他們受否由於壓力而作此決定的權利。」 主教重申教會認為孩子應該是夫婦自然愛的結果,在11對夫婦中就可能出現一對不育,即使這對家庭帶來很大的創傷,但在2006年今天,不育的情況並不罕見。
雪梨大主教引用海外發生的類似案件,説孩子雖能為父母帶來歡樂,但是孩子也有享有一父和一母的權利。
生物倫理學家Norman Ford博士説孩子應該是自然婚姻的結果,教會不希望用科技的手法改變事實。他説像在美國這樣一個高度商業化的環境下採用人工授孕,孩子通常會受到傷害,因為很多家庭因此不合而破裂,而且法庭總是偏幫授孕的母親。
據澳洲人報報導,昨日維多利亞法律改革委員會指出即使工黨參議員提供授孕的精子,但不等於他們對孩子持有合法撫養權。維州法律聲明不管授孕母體和他的伴侶之間有任何約定,他們兩人才是孩子的親生父母,而不是委任父母。再者,親生父母不能把親生的權利授權給委任父母。唯有當女孩年滿18歲,Conroy夫婦才能從澳洲家庭法院要求對孩子合法撫養權。
-
韓國年輕世代對婚姻生育話題感負面 感「幸福」僅9.3%
在本週發佈的一項研究顯示,韓國年輕一代越來越將「婚姻」和「生育」與「恐懼」、「焦慮」等掛鈎,只有9.3%表達幸福。
-
別迷信「同居」能測試關係!研究證實離婚率更高
近年來,婚前同居逐漸成為不少社會上的普遍現象,許多人認為這是測試雙方是否適合婚姻的「必要階段」。然而,美國「家庭研究中心」(Institute for Family Studies, IFS)一項研究可能會衝擊對許多人對同居的美好想像。
-
調查﹕只有11%美國人相信「三位一體」教義
一項最新調查發現,絕大多數美國基督徒拒絕接受基督教最基本的「三位一體」的教義,引發美國人正逐漸脱離「上帝的真理與生命法則」的影響的擔憂。
-
緬甸地震 敞開的門、施達基金發佈緊急代禱消息
緬甸上週五(28日)中午接連發生兩次強震,首輪為黎克特製7.7級,震央位於緬甸西北實皆省首府實皆市附近,地震波及鄰近多國。在緬甸至少1600人死亡,預期遇難人數將增加,多處建築與橋樑坍塌,多間國際人道組織呼籲為受地震影響的民眾祈禱。
-
香港Island ECC購入著名舊戲院 改造為開放式社區教會
位於北角英皇道423號的新光戲院,以其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文化特色,長期被視為北角的一個地標。如今,這座富有歷史意義的建築將重新被賦予生命——國際教會Island ECC宣佈將其作為永久場地,啟動名為「BoldFaith」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