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中国国内的宗教迫害在海内外日益引起关注时,中国当局要求宗教团体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并加强对中青年教职人员的教育培养,使他们与党和政府团结合作。
据1月22日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当天邀请全国性宗教团体负责人到中南海座谈,并在讲话中要求宗教团体"适应对外开放的新形势和新特点,坚定不移地贯彻独立自主自办原则,切实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的各种渗透,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贾庆林又在最后强调说,培养新一代宗教教职人员是一项紧迫任务,要使中青年教职人员与老一辈宗教人士一样,"爱国爱教,与党和政府团结合作"。
而在美国之音记者所作的访问中,中国河北得到官方认可的"北方进德——天主教社会服务中心"冀雷海神父表示,政府所指的"海外渗透"并没有明确的定义。
"一般他们指的就是利用宗教组织来搞其他的社团活动,或者是对中国政治经济有不利影响的事情,"他说。"一般在我们这里遇不到这种情况。"
河北石家庄地区一间地下天主教会的董神父则说,只要政府不干涉宗教自由,他们就不会反对政府。不过他亦坚持说,天主教会的最高领袖是教宗而非政府:"我们教会从信仰上是完全服从梵蒂冈领导的。按教会的规矩来说是教友听神父的,神父听教宗的"。
中国从1949年共产党执政后逐步切断了国内宗教团体与海外的联系,其基督教和天主教的"三自"运动就是"自传、自治、自养":自传,指完全由本国教会的传道人传教,由本国教会的传道人负责解释教义;自治,指教会内部事务独立于国外宗教团体之外;自养,指教会的经济事务独立于政府财政和国外宗教团体之外。中国的天主教也实行自选自圣主教制度,将梵蒂冈任命主教视爲干涉中国内政。
不过,随著中国经济日益对外开放,宗教方面的对外联系也越来越多,但中国政府依然严格限制信徒与海外宗教团体的非官方联系。2004年8月,三名基督徒刘凤刚、徐永海和张胜其因透过互联网向美国一家基督教杂志提供浙江家庭教会受迫害的情况,而被分别判刑1至3年,罪名是"非法提供国家情报"。得到国际圣经公会帮助而印刷数十万册圣经和基督教书籍的蔡卓华牧师,被捕之初案件也曾被定性为"特大境外宗教渗透案"。
天主教方面,2005年先后有三名天主教辅理主教据称得到中国政府和梵蒂冈的共同承认而祝圣,不过由于梵蒂冈坚持在中国推动全面的宗教自由、将官方及地下天主教会一视同仁等态度,中梵建交虽有梵蒂冈方面的热情,却至今无法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国外交部表示梵蒂冈必须先与台湾断交,而梵蒂冈就表示台湾问题"不成问题",他们可随时将使馆迁往北京,真正的障碍其实是宗教自由问题。
-
《重审基督》作者史特博新书拆解濒死个案 引证天堂存在
著名基督教作家的史特博(Lee Strobel)出版新书,以全新视角剖析濒死经历、神秘梦境等现象,作为不同宗教背景人士及基督教怀疑论者接触基督教信仰的一个窗口。
-
刘彤牧师证道中剖析基督徒的"玛利亚情结"与"马大困境"
刘彤牧师在证道中剖析教会中常见的两大信仰困境——"玛利亚情结"(过度追求属灵表象,轻忽实际行动)与"马大困境"(忙于事工却失去喜乐)。他强调,信徒应明白神的呼召、发掘圣灵恩赐,并在"热情与世界需要相遇"的地界上忠心服事。
-
皮尤研究:白人福音派仍是特朗普最坚定支持群体
皮尤研究周一(4月28日)发布的报告显示,72%的白人福音派肯定特朗普的执政表现。皮尤宗教与公共生活项目研究员奇普·罗托洛指出,"白人福音派在各项议题的支持率上显著突出,该群体绝大多数认可现政府的施政方向。"
-
"5.1全球工作信仰日"洛桑及福音派联盟联合推出众多华人机构响应
洛桑及WEA推出的"全球工作信仰日"(GDFW)将于明日五一劳动节首次启动,在全球50多个城市同时举行,以祈祷和庆祝活动在职场中点燃信仰。
-
台湾牧师吴惠兰呼吁全球宣教更多包容女性、青年领袖及华语教会群体
在近日于巴拿马举行的COALA3.0(非洲、拉丁美洲与亚洲基督领袖会议)上,来自台湾的吴惠兰牧师作为全球宣教领导层中的年轻声音,为大会带来崭新视角。她呼吁全球宣教运动的未来需要更多包容女性、年轻一代及华语教会群体。